文明风首页 > 头条
凝聚精神力量 弘扬文明新风——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就综述
http://wmf.fjsen.com 2021-04-27 08:31:42 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2021年新春佳节,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主题快闪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在福建上杭古田会议旧址开展。

东南网4月27日讯(福建日报记者林清智)精神力量催人奋进,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党的十九大以来,全省上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勠力同心、砥砺奋进,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持续推进。全省各地各部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按照省委部署要求,聚焦建设高素质文明社会、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展现新作为、焕发新气象,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加快新时代新福建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坚定理想信念 筑牢精神之基

“通过这次党课,更加深刻感悟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使命。”3月5日,在省委宣传部机关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上,一场主题为“历史选择、历史担当和创造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解析”的专题辅导报告,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价值是行为的标准。

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权威著作和《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在全社会形成热潮;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使初心愈发闪亮;广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三年多来,全省各地各部门持续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各类创建主体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宣传、创新实践活动,不断兴起“大学习”热潮,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开展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新春佳节,伴随着动人的歌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快闪活动《唱支山歌给党听》在古田会议旧址举行。活动中,游客、大学生、当地基层党员干部追忆红色历史,重温誓言初心,抒发对中国共产党的深情诉说与祝福,更加坚定新时代、新征程永远跟党走的决心和信心。

在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战胜利75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我省都深入开展各类群众性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见诸行动。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传统文化。

“‘十四五’规划路线明,发展对策准又精……”今年以来,厦门市青少年宫“红领巾”讲习团的孩子们走进机关、社区、学校和各类青少年网络平台,以配乐诗朗诵《面对党旗》、载歌载舞的红色说唱《五中全会指航标》和《清澈的爱 只为中国》等引领广大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建设一批国家级红色文化基地,创作一批优秀红色文化精品,办好一批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近年来,全省各地多措并举用好红色资源,推动红色文化转化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不竭动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实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组织开展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文化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等工作,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近年来,全省各地坚持以文化人,八闽大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构筑群众精神家园。

三年多来,我省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制定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搭建起理论宣讲、社会宣传、教育服务等7个平台,全省共建成县级实践中心67个、乡镇实践所845个、村居实践站10222个。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省委文明办、省委讲师团实施“新时代宣讲师”项目,组织各行各业人才开展“宣讲+志愿服务”活动,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提升文明素养 倡导时代新风

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全省各地尽锐出战,把疫情防控宣传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各类文明创建之中,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近200万名志愿者走上一线、积极行动,为夺取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亮丽的时代风景。

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志愿服务不仅在危急时刻发挥重要作用,而且早已融入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全省有实名注册志愿者619万多人,注册志愿服务团体6.06万个,开展志愿服务项目73.28万个,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1.57亿小时。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在群众急需之时,“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熠熠生辉。

移风易俗,时代新风扑面来。

作为全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试点3个地级市之一,泉州探索出一条“保良俗、破陋俗、改旧俗、树新俗”的移风易俗工作新路子,“婚事新办、喜事俭办、丧事简办、佛事少办、迷信事不办”等新观念被群众广泛接受,“不比排场比公益,不图面子图里子”蔚然成风。三年以来,全市群众通过简办婚丧喜庆节省资金,用于捐赠扶贫济困、敬老助老、奖教兴学等事业共计6.3亿元。

文化惠民,扮靓美好生活。

繁荣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实施文化艺术精品高峰工程、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闽派”网络文学精品创作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全民健身、全民阅读、农家书屋、“三下乡”“百姓大舞台”等工作;将公益广告融入城乡景观和百姓生活,使之成为城乡文明风景线;线上线下开展“舞动中国梦”广场舞活动,取得良好社会反响……按照建设文化强省要求,着眼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近年来,全省各地各部门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树立节约风尚,弘扬传统美德。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2020年8月,省委文明办牵头制定方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联合多个省级部门推进餐饮浪费治理工作。

精准备餐,推出小份菜、提倡“半碗加”,按需自助取餐……一时间,“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等文明餐桌行动在全省蓬勃开展,从饭馆到学校,从单位食堂到家庭餐桌,厉行节约正成为“新食尚”,中华美德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章。

人无信不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建设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平台,开展诈骗专项治理等19个专项行动,整治诚信缺失突出问题,把诚信建设纳入意识形态巡视巡查内容,健全完善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开展“诚信经营示范街区”创建活动……近年来,我省推动各层面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大力培育诚信文化,重点领域信用生态得到改善,社会诚信意识和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文明新风持续吹拂,公民素养日益提升。

使用公勺公筷、拒食野味全民行动,文明旅游深入人心,垃圾分类渐成习惯,文明交通人人参与,公益活动处处可见……更多的文明新风尚正在群众身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发挥榜样力量 培育时代新人

正能量是照亮心灵的精神火种。

三年多来,我省深入贯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选树宣传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正确导向,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模范、学习先进的价值追求。

榜样引领力量更强大——

福建省立医院、“闽宁对口扶贫援宁群体”“漳州110”“洋口国有林场杉木育种科研团队”……一批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时代楷模、八闽楷模等先进典型在八闽大地涌现,每个名字和集体都是闪光的名片,在新时代彰显着榜样引领的力量。

3年多来,全省共有2人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8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5人获省级道德模范称号,119人入选中国好人榜,378人入选福建好人榜。

学习先进氛围更浓厚——

全省组织开展“廖俊波式好干部”“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学习宣传,举办“崇德向善·榜样力量——福建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故事汇”展演、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现场交流等活动,彰显见贤思齐的力量。

各级主要媒体、网站开设专栏,发布公益广告和先进典型事迹;文艺工作者把先进典型的故事拍成影视作品,电视剧《山海情》在各大卫视黄金时段播出,引发热议,12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数量位居全国前列,典型示范效果更加突出。

崇尚模范机制更完善——

召开道德模范座谈会,给予道德模范崇高礼遇;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摄制道德模范短视频,推动各地建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馆、公园、广场、街道,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范围;开展道德模范关爱慰问帮扶活动,累计慰问264人次,发放慰问金532万元,德者有得、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

育人平台更多元——

着眼未来,我省把引导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育新人的重点,开展“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学习宣传、“少年中国颂”校园经典诵读、红色文化研学实践、“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学雷锋志愿服务、“中国梦·劳动美”实践、“童心向党”歌咏、优秀童谣征集传唱等活动,将红色革命文化资源融入未成年人教育,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未成年人崇德向善、健康成长。

与此同时,全省各地多措并举、跨部门联动,推出各类实践平台,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为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全面发展,解决家长对孩子课后管理的后顾之忧,我省大力实施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全省累计承建中央项目447所、自建742所,实现全国文明城市所辖乡镇全覆盖目标。

育人环境不断优化,争当好少年的氛围日益浓厚。目前,我省已发布两批29名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其中4位同学入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

深化文明创建 共筑美好生活

2020年11月20日,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及新一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我省系列文明创建再结硕果。目前,全省有省级以上文明城市76个,文明村镇 926个,文明单位2626个,文明家庭218户,文明校园599所。

文明让城市更美好——

表彰大会上,厦门连续六届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一系列市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将文明健康理念融入市民生活日常,不断推进城市精细化治理……文明已成为厦门闪亮的名片,厦门的经验也折射出我省以人民为中心、创建惠民的理念。

三年多来,我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通过暗访督查、联动共建、动态管理等硬核举措,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市民素质,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逐渐形成共建共创共享文明城市的生动局面,一座座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高素质高颜值文明城市不断涌现。

文明让乡风更清新——

“安康幸福人人爱,赌博浪荡成祸害……”在惠安县山霞镇,文明、禁赌等宣传内容以闽南语歌谣的形式,通过综治巡逻队、环卫清洁车的小喇叭,传入街头巷尾,深入田间地头。

文明村镇创建带来的不仅有宜居的生活环境,还有健康的精神风貌。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省委文明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我省文明乡风建设的有关政策,开展第二批省级“文明乡风联系点”建设工作,对重点培育的38个村给予扶持指导,包括山霞镇在内,我省共有67个村镇获得“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殊荣。

文明引领行业新风——

放眼八闽大地,各级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涌现出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

省委党校开发“跟学”系列课程,承办全省党政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培训班等,帮助广大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国网常山开发区供电公司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全面实施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新时代“双满意”工程,常态化提供抢修、营销、志愿、增值等服务。

福州开元社区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红色艺术团”“红色讲师团”,推出“游开元十景,谈开元今昔”系列活动,引导500多名志愿者投身社区建设服务,增强辖区单位、居民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工作和可进可退的淘汰机制,全省各单位各部门干部职工政治素质、文明素养、服务能力大幅提高。

文明让家庭更和谐——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对于文明养成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

福州市民高孟榕不离不弃照顾患病且生活无法自理的发妻十余年,同时,悉心照顾90岁高龄的患病老母亲,一家人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互扶持。厦门警界拼命三郎陈清洲患上肝癌后,始终坚持参加一线工作,妻子不离不弃,成为他坚实的后盾。漳州法官黄志雄扎根边远土楼法庭20多年,公正办结2900多起案件,妻子任劳任怨,照顾生病卧床公婆……

一个个和谐小家庭构筑起了文明大社会。我省通过建设省级家风家训乡贤文化馆、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寻找最美家庭、选树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摄制文明家庭短视频、举办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广泛传播优秀家风家训和乡贤文化,有力弘扬了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起建设文明社会的重要力量。

文明是校园最美的风景——

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我省持续加强文明校园创建活动指导和督促,开展“文明校园风采”主题宣传、文明校园与乡村学校少年宫结对帮扶、新时代好少年推选等活动,健全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福州市仓山小学组织师生和家长常态化开展“诚信在我心中”“我是小小志愿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能行”等活动,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融入校园环境的建设之中,推动德育与美育并行,无声胜有声地感染着师生。福州格致中学将常规检查值周制常态化,每月进行月常规评比,优秀班级颁发流动红旗;在每年的“五四”、期中、期末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格致之星”评选表彰,利用各种活动契机对积极参加活动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让养成教育深入人心……

文明花开满园香,文明校园创建激发了师生普遍的文明自觉,校园已成为展示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扇重要窗口。

和煦春风今又是,新旧更替又一年。如今的八闽大地,文明创建红红火火,道德暖流处处涌动,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新使命呼唤新作为,新征程期待新气象。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省各地各部门将牢记初心使命、聚焦主题主线、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更大发展,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市文明办提供。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