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和志愿者一起入户慰问高龄老人。(湖里区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4月21日讯(通讯员 蔡绵绵)走进操场,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四年三班全体学生正在抓紧时间排练着下一次的国旗下展示,这一次他们展示的主题是垃圾分类。在班主任林老师和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只见“主演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排练着话剧,“群演们”嘴里振振有词复习着自班原创的垃圾分类童谣,每个学生都在忙碌着,一个也没落下。
班主任林老师说,学生们就像星星,通过参加国旗下展示,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闪光点。
这就是学校独一无二的“两成”教育。国旗下的展示正是展示各班“两成”教育的成果。厦门市江头第三小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与帮助,让孩子们有带得走的好习惯和能力”的办学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育人目标,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发展出一套极具特色的教学实践——“两成”教育。
“两成”教育指“习惯养成教育”和“能力生成教育”,以习惯养成为基础,以能力生成为导向。学校自主编写的“两成”教育课程读本,如今,“两成”教育在学校已实现学科化、常态化、制度化、特色化,也正是在“两成”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培养一颗又一颗的“两成”之星,这些“星星”散落在文明礼仪、学习、生活、劳动、体育锻炼等不同领域。
“我学会了与书对话,养成了一边读书一边批注的习惯,更将老师课上教授的方法运用到阅读当中,尽情地书写自己的心灵感悟。”学生安静纹表示。
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湖里区委文明办供图)
为了培养学生们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学校组织班级图书漂流活动,既营造读书氛围,又培养孩子们的分享美德。每个班级每天都有固定的课外书籍阅读时间,并培养孩子们一边阅读一边批注的好习惯。举办经典诵读比赛,引导孩子传颂经典名篇,重温历史星河。
此外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着力建设“书香校园”“文明校园”“活力校园”。学校将环保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体系中,结合校园课程、校外实践活动等,大力践行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尚,让自觉垃圾分类成为孩子们发自内心的行为习惯、文明素养。
校园里,繁星点点。除了阅读之星、文明之星,还有合作之星、勤俭之星、体育之星……评出“两成”之星的意义,不是在乎一项“名号”,而是实实在在地让每个孩子习惯养成、能力生成。
“两成”教育基本涵盖了学生的德行、学习、生活、劳动、体锻等方面。除此之外,江头三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牢固树立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开辟了许多富有“三小”特色的课堂,通过特色课堂的有效开展,进一步将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引向纵深,法治教育渗透教学。
江头三小通过开展全年、全员学雷锋活动着力提升师生在校内外的文明素养,推动文明入脑入心。社团活动花样百出,江头三小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兴趣爱好,每周四第三节统一设置社团活动,目前开设了形体礼仪、心理拓展、阅读写作、演讲写作、书法、体育等二十余项社团活动,进一步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繁荣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