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清明,很多人把返乡祭扫也提上了日程。烧冥纸、冥币是很多人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方式之一。这两天,黑龙江哈尔滨市要求“让冥纸冥币无处可买、无纸可烧”一事上了热搜。(3月23日中国新闻网)
出现这样的尴尬,实在不难想象。尽管,自2009年起,哈尔滨就相继发布过公告、通知,并在2015年前后,在焚烧集中区域设置了祭祀鼎或焚烧桶,同时倡导人们清明祭扫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树祭、水祭、网祭、花祭、诵读歌唱等。但是,民间丧事活动,包括祭祀用品,这是成百上千年形成的民风习俗,又岂能是一朝一夕可以彻底扭转?
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当代城市管理与传统文化民俗之间的矛盾,体现的是城市管理中‘堵’与‘疏’的问题。对此,有专家认为,从城市的环境、污染排放以及城市安全的角度来看,城市管理者有其良好立场和出发点,但是在具体的政策实施方面,方式方法有所欠缺。
要改变的是千百年来深入民心的、涉及到几乎每一个家庭的民俗,这并非发几封“告市民书”就可了事,而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包括充分的民意调查,运用各种宣传手段,动用社会基层组织进行倡导和引导,给大家提供一些替代方案和手段,搭建一些平台让人们寄托哀思,甚至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层等人群的差异,比如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人,如何让他们跨过“数字鸿沟”,接受“云祭扫”等新兴祭扫方式,等等。
因为政策出台前端没有做好深入调研和民意摸查,政策出台后没有做好宣传教育和疏通引导,从而引起民众争论,这更是值得各地相关部门反思。
近年来,因为传统殡葬、祭祀活动与现代社会文明格格不入,并对现代人生活、环境带来了干扰,国家和地方不仅在大力推进现代化殡葬改革,还在千方百计规范民间祭祀活动。可以说,包括黑龙江哈尔滨市的这些做法,也符合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甚至,国家今后在立法层面禁止生产、经营、焚烧冥纸冥币,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
每年清明前后,为规范民间祭祀活动,各地各部门都打出各种强有力的“组合拳”,这是在一以贯之执行国家好政策的体现。但越是这种时候,越需要保持应有的定力和智慧,一切要讲究循序渐进,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在目前并无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更要依法行政,审慎决策,尽量避免采用处罚措施。千万别因为操之过急,方法简单粗暴,把好政策执行走样变形了。(惠安文明网 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