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众

台江道德楷模以书信为媒传递拗九浓情孝义 文明家风传进大街小巷
http://wmf.fjsen.com  2021-03-11 10:40:30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文明风3月10日讯 (通讯员 章巧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拗九节”是福州独有的传统节日又称“后九节”“孝顺节”这一天大家用荸荠、红枣、桂圆等原料煮成香甜的拗九粥送给父母长辈和亲朋好友,祝福大家平安健康,传递孝老爱亲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拗九节将至,在这个特殊的孝亲节里,台江区委文明办特别邀请多位文明家庭、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新时代好少年等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书写《拗九家书》,用最古老的方式、最朴实的语言、最真切的情感,传递榜样力量和文明家风。

全国文明家庭代表、中国好人、福州市道德模范高孟榕拗九家书

老大、老二:

元宵渐远,又快到拗九节了。

孩子们,拗九节又称为孝顺节,它是福州特有的节日。从古至今,拗九节在我们福州出嫁的女儿心中就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无可替代!

想当年,你们的母亲刚刚嫁过来的时候,你们的奶奶在拗九节的当天,天还没亮就起床了,教你们的母亲准备拗九粥送娘家。教她渗米、煮花生、去皮、剥莲子心……一道一道手把手地教她,一边教她煮拗九粥,一边还轻声地告诉她:煮粥如做人,必须认真、细致,要把坏掉的花生、莲子、红枣一一挑出来。不然,一颗坏子就会拉低一锅粥的口感,影响喝粥人的心情……。你们的母亲学得很认真,煮得也特别好,每一份粥都凝聚着她对父母、对长辈、对亲人的孝与爱。每当浓浓的亲情伴随着拗九粥的清香从厨房里飘出来的时候,我总是倍感幸福。

很多年后的一个拗九节的晚上,我突然发觉你妈躲在被窝里轻轻地抽搐着,我感到非常诧异,一向坚强的她今天是怎么了?在我再三催问之下,她才断断续续告诉我:今天是拗九节,一大早,你们的姑妈喜气洋洋地提着拗九粥回来孝敬你们的爷爷和奶奶……

然而,你们的母亲,她的奶奶和双亲已然逝去。子欲孝而亲不待,拗九节使她触景生情悲伤涟涟。

那一晚,你们的母亲向我倾诉了很多、很多,讲了她奶奶慈祥的呵护,讲了她父亲辛苦和宽容,也说了她母亲严厉的教诲。还说她要是早知如此,当年就应该把拗九粥再多装一些提回去,就能多尽一点点孝心。

就这样她一边淌着泪水,一边追忆着辛勤的父母和慈祥的奶奶。那夜,泪水打湿了半条枕巾,却丝毫没有冲淡些许她心中的思念和遗憾。

转眼又过去了很多年,如今,拗九节又将至。

我陪伴着你们失忆、失语、瘫痪在床的母亲走过了十几年。这些年,你们总是笑我在拗九节时会不停地煮拗九粥,煮完吃……吃完煮……没完没了!

你们可曾知道,我是想用香甜的拗九粥唤醒你们母亲的记忆,希望她能够顺利康复。你们可曾知道,经过我的种种努力,近几年,只要我提起带她回娘家玩,只要我提起我们一家四口一起出去游玩,她就会两眼放光清澈如镜。

现在,也许在她断片的记忆中,她的奶奶依然慈祥、父母依然忙碌,她们都依然健在。自己的双胞胎儿子依然在读初中,依然需要她的教导。在这个重要的时节里,她依然惦记着为大家再煮一锅拗九粥。

飘香的拗九粥,是满满的孝心,也是浓浓的亲情,是你们母亲的情感牵挂,也是你们父亲的心理寄托。

孩子们,你们生在福州,长在福州,伴着拗九的记忆长大,往后不论你们强弱贫富,不论你们身在何方,都不要忘了那缕孝与爱的拗九香。

你们的父亲 高孟榕

2021年3月

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涂思义、陈盼家庭拗九家书

爸、妈

过几日便是福州十邑地区传统节日“拗九节”,也叫“孝顺节”,儿子虽不是土生土长的福州人士,却从求学到如今工作,在福州生活已近20年,地道半个福州人,入乡随俗,借此跟您二老道声“谢谢你们的养育恩”,但更想说的却是“对不起”。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如今儿子年近不惑,您二老已年逾古稀,思来却惭愧,膝前尽孝不足。自幼家贫,您二老在贫瘠的乡下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因希望孩子们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纵是流尽汗水和心血,也将我们兄妹三人都送进高校完成学业;每当寒暑假,我们从学校归来,你们总是用充满爱和关切的眼神端详我们许久,满脸的沧桑掩盖不住子女归来的喜悦;返校前夜,简单的行囊却检查一遍又一遍,大抵那便是“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吧。求学时通信不发达,每次电话到村部,跟村长交代半个小时后再打回去,可半小时后打回去,村长先接起来时总会说,你爸妈在这等十几分钟了,以前总觉得你们俩咋回事,自己身为父母后深切感受到,在外求学的我们,正如你们手中高飞的风筝,哪怕高远看不见,手中的线却时时紧握。

如今,我们兄妹都已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却渐渐忽略了渐渐老去的你们,有时甚至开始觉得你们啰嗦、健忘、行动迟缓、跟不上时代;带你们买衣服嫌贵,带你们出去吃饭嫌不是老家的做法不好吃。仔细想想,其实你们还是心疼子女赚钱不容易,还是希望一家子在家吃您做了一辈子的家乡的味道。

在福州工作十多年来,我们与您却也是聚少离多,接你们进城带孙子,你们人是来了,却总放不下家里的几分田地、几只鸡鸭,忘不了街坊邻居的家长里短,只好时常回乡下。而我们有时会抱怨你们不够理解年轻人的辛苦,却忘了我们作为双医护家庭,长时间工作在外,你们才是真正能让我们安心工作生活的大后方,你们总是为这个家负重前行,给予得太多,而我们身为儿女,总是牵挂着他人的生命健康,给自己的父母陪伴、关心和温暖太少。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不管是求学时、还是工作后,“学习很辛苦、要吃饱、要穿暖”、“工作很忙,要注意休息,要少喝酒、多运动”,每次离别后再见面,不管时间长短,不管我们变胖变瘦了,你们总会说“怎么回事,又瘦了,脸都变长了,要多吃点”,虽然总是这几句话,我们听过太多遍,倒背如流。而今我反思自己,开始深深的自责,我这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也真正懂得了那句话“不管你年纪多大,在父母眼里你永远是孩子”。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去年初一值班,说好的下班后初二休息一天,初三带妻儿回家团圆,却未曾想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儿子身为医生,大年初二就第一时间报名驰援武汉,前往疫情风暴中心--武汉金银潭医院工作。决定驰援之时,我征求了媳妇盼盼的意见,同为医护人员的她就一句话“要不是因为我要上班、带两个孩子,我就跟你一起奔赴前线了”,爱人的“舍小家,顾大家”的大无畏支持,是我踏上征程的原动力,虽然我并未及时向您二老请示,但我相信,虽定会牵挂和不忍,但在家国大义面前,您二老也一定会支持我的选择。听哥哥姐姐说,起初你们每日在村口翘首盼望着我带着妻儿回家团聚,后来当得知我驰援武汉时,一大早你们从家里一路小跑、一路哭,奔向村头祈求我平安归来。再后来每次打电话,你们总是故作镇定的给我加油打气,而我哪怕再苦再累,也只是报喜不报忧,其实你们看电视看新闻也能知道个大概,可彼此都不说破,彼此都相信我们家善良忠孝的祖祖辈辈一定都会保佑我的。两个月后我抗疫凯旋日,您喜极而泣,电话那头说了一句“我吊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可以睡个好觉了”,那时,我也更深刻的懂得了什么是父母恩,你们嘴上不说,却全身心得牵挂着我们。

去年的拗九节我在武汉,您儿媳也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取消春节假期、坚守岗位,未能尽孝。你们的宝贝孙女涂子琪,她给前线的我写了一封信,信中字里行间稚嫩的文字里,满满是对我的爱和牵挂,这让我很欣慰、很受鼓舞,我知道家才是我最坚强的后盾,才是我最坚实的防护服。我也知道了父母恩、子女情的现实内涵。那时,我也开始反思成年后自己对你们的疏忽,也许正是因为双医护家庭的缘故,平时工作繁忙,儿子和儿媳妇对你们的孝和顺做的还不够,我们夫妻俩一定协调好工作与生活,努力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爸妈,请你们放心,俗话说“你们陪我成长,我陪你们变老”。人生七十古来稀,未来的日子,我将倍加珍惜与你们相处的日子,膝前陪伴、尽孝,言传身教,将孝老爱亲的家风代代传承。

儿子阿义携妻盼盼拗九祝安

二零二一年三月

纸短情长,家书抵万金。孝老爱亲,榜样传家风。台江区道德楷模以书信为媒,用笔墨传递家风力量,让文明家风走进台江千家万户。(台江区委文明办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