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莫让“好伙伴”变成“拦路虎”
http://wmf.fjsen.com 2021-02-05 15:40:0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为保护学生视力,让学生在学校专心学习,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2月1日新华社)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高速发展,手机几乎成为大众“标配”,据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显示,我国3-6岁的幼儿中,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到了小学中年级(9-10岁)时,已初步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

家长给孩子配手机的初衷是为了方便孩子与家长老师联系、查阅学习资料、完成作业打卡等。然而很多家长表示孩子经常背着自己用手机浏览微博、刷视频、玩游戏、聊微信、利用手机考试作弊、引发攀比之风,与自己的初衷严重相悖,让不少家长担心手机会毁了下一代。虚拟的网络世界融合了各种娱乐休闲功能,心理学家亚当·阿尔特说过:“游戏、八卦、直播等娱乐产品,就像毒品,一不留神就让人上瘾。”大人都难以控制住自己玩手机,何况是自制力差的孩子。一旦沉迷,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有可能毁了孩子的人生乃至生命。江苏常熟一个未满18岁的男生被游戏里的网友教唆跳河自杀,幸好常熟网警及时出警解救。

不加节制地使用电子设备,会影响孩子的发展;不会使用电子设备,又会导致孩子与社会脱节。手机对于孩子来说不是洪水猛兽,而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让手机成为孩子的“好伙伴”而不是“拦路虎”,教育部这剂“药方”一出,不少家长叫好。在落实中需要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合作,多方发力,下一番绣花功夫,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还孩子一片健康的成长空间!

莫让“好伙伴”变成“拦路虎”,学校既要铁面无私,也要人性化。要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完善学校设施设备,加强对中小学生网络和智能手机使用的日常管理。如果家长想方便联系孩子,需要和学校申请带手机入校,学生进校后把手机交给老师保管,放学后交还给学生。学生也可以找老师借手机,学校可以设置公用电话亭提供给学生使用,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不使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不让手机成为赋压家长的“省事器”。

莫让“好伙伴”变成“拦路虎”,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崇尚学习的氛围。加强对“网络保护”的法律宣传,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保障和引导未成年人安全、合理使用网络。要根据教育部《通知》精神,及时修订完善中小学校园管理相关制度措施,纳入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做到有章可循、宽严有度。

莫让“好伙伴”变成“拦路虎”,需要加强家庭日常教育指导,发挥家长监管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平时做好“疏与堵”,厚积才能薄发。鉴于孩子普遍严重缺乏对手机的自控能力,侧重于“严堵”,疏堵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多与孩子互动,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能力,规定好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采取相应的犯规惩罚,来缓解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从“拦路虎”到“好伙伴”,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学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手机的作用,家长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尽量不碰手机。同时,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导向,改善网络及学习环境。多管齐下,让好政策落地生根,惠泽万千学子!(漳州文明网 漳州市环境卫生中心 张爱华)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