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年1春节临近,北京市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以“福满京城 春贺神州”为主题,举办第十二届“博物馆里过大年”活动。本馆微信平台上推出的《追溯北京》云展览;在本馆微信平台浏览“琉璃河历史文化展”全程回顾;本馆微信平台上全新推出的:“疫情之下云端之上”学生寒假云课堂--博物馆里的生僻字系列节目。(2021年2月4日潇湘晨报)
“云展览”是文化生活中一个新兴的关键词。从去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线上展览、博物馆直播掀起热潮;至去年下半年举办的博物馆大展中,“云导览”“云课程”“云互动”也为展览增色不少。这并不是博物馆第一次和互联网碰撞出“火花”。随着2018年末故宫口红刷爆整个社交网络,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在互联网浪潮下开启了积极的自我转型和数字化化探索。
文旅有故事,古老的文物是找到现代与过去的最佳联结。一直以来,去博物馆都是周末的正确打开方式。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断了去博物馆的路,让人们与文物“相见时难”。期间“云”设计正在加强,网上的内容在设计层面上积极地展现出正能量,“云”学习、“云”观展、“云”直播等形式越来越多,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博物馆纷纷“上云”,使出浑身解数开发线上产品和服务,“云展览”迅速兴起,并且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元,“互联网+文博”愈发紧密与精彩,让公众更广泛、更便捷地走进文明现场,全方位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相比于传统展览,数字化赋予“云展览”更突出的优势,比如公众可以任意放大想要观察的细节,可以通过链接了解与展品有关的背景知识,可以与其他人进行线上交流,“云展览”给公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其沉浸式、互动性的特质是传统展览难以比拟的。只要“云展览”设计巧妙、内涵丰富,完全可以收到传统展览无法达到的效果。
“云游”属新业态,可以让观众近距离领略逼真风采,感知丰富内涵和充盈美学价值。同时,突破以往囿于空间限制、文物保护等因素,由此产生的距离感。此外,博物馆“上云”让传统文化覆盖至更多的受众群体,有力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包括不可移动、不可出境文物在内的文化瑰宝都能够以数字化形式展现在海外观众面前,有助于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发挥促进文化交流、增进文明互鉴的更深远作用。(鼓楼区委文明办 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