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2月3日讯(通讯员 刘巧真)香寮村是远近闻名的“百姓古村”,村庄人口1765人,姓氏80多个。村民的先祖们在兵荒马乱时期搬迁至此。经过世代传播繁衍,村里的姓氏虽然丰富多彩,但居住在那里的村民相互包容,和睦相处,形成了淳朴、谦让的良好村风。为弘扬正能量,延续良好的乡风民俗,提升村民道德素质。 2016年,香寮村德高望重的人士组织发动,创立了闽西首家“功德银行”,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探索,取得良好的成效。
一、举直扬善正风俗
1.以“四德建设”为宗旨,弘扬文明新风。功德银行以“遵纪守法、奉献爱心、诚信友爱、尊老爱幼、邻里团结、和谐文明”为宗旨,存进去的不是资金,而是好人好事,支取的也不是资金,而是大家的赞誉和美名。目前好人好事类型分为孝老爱亲、见义勇为、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家园清洁、模范老人、教子有方等七类。
2.以“做功德”为主题,建立规章制度。模仿银行管理体制,设立“功德簿”,对村里现有460余户均设立一个功德账号,里面详细记录每位户主姓名、家庭成员、出生年月、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并设定“功德银行”存储标准。目前,功德银行已开展热心公益好村民、好婆婆(媳妇、女儿)、见义勇为好村民、文明家庭等评议标准。
3.以“德高望重”为准则,成立“银行理事会”。功德银行从村两委、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士和爱心村民中选举产生出“银行理事会”,理事会成员不计报酬,每月义务定期走村串户,负责收集、发现、登记、核实全村发生的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经过理事会民主讨论、征求意见后,将村民的优秀道德行为兑换成等量“功德币”存入“功德银行”,不良行为则将减耗等量的“功德币”。
4.以“功德量”为标准,开展评先评优。理事会能对好人好事进行张榜表扬,年终进行汇总,对上榜褒扬“功德币储蓄大户”和“功德币”存量较高的村民,给予悬挂灯笼、张贴红榜、发放证书等形式的表彰,并将“存款量”前十的村民刻入当年的功德碑,广泛宣传其典型事迹,同时作为优先评选“文明村民”“五好家庭”“好儿媳”“好公婆”的重要依据;而“存款低”或“负资产”的村民,将受到村里集体福利减半等惩罚。在未来时间里,“存款”多的村民可申请支取,作为要求村里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的凭证。
二、文明新风传千里
1.向善、行善成为村庄文化主流。几年来,香寮村涌现出的好婆婆、好媳妇、孝顺子女、见义勇为、铺路搭桥、乐善好施等好人好事有80多件,其中42件功德碑。2018年,“功德银行”的做法在全镇范围内推广,先后有中国文明网、新华网、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住乡愁》栏目等媒体宣传报道,获得美誉。2019年提升“功德银行·情暖百姓”党建品牌内涵,功德银行品牌建设从契合群众的认知心理提升到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功德银行”凝聚了正能量,形成了好乡风,有力地提升了农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水平。通过以党建引领的形式,让“功德银行”典型做法在全镇推广,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领乡村文明新气象、新风尚。
2.举直扬善敦厚的民风民俗传千里。香寮的村民为建香寮到洪田上石村的公路捐地出力,捐资200万元硬化香寮村到天台山道路,赤水村廖剑锋公益基金成立从奖学奖教提升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内涵,奖学奖教基金达 250万元。2020年结合香寮村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项目,投资30万元建设提升香寮村“功德银行·情暖百姓”党建品牌主阵地,拓展“功德银行”向构建基层治理体系延伸,功德币兑换范围扩大到法治宣传、打击电信诈骗、整治“两违”、严禁赌博、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基层自治、德治作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的基层治理载体,推动乡风文明提升,实现乡村和谐安定。
3.良好的村风民风在各村四处开花。赤水镇村的支部书记廖朝兴带头作表率,至亲丧事简办,安坑村支部书记吴一尚带头显担当,取消母亲90岁的生日寿宴;各村的民俗活动,简化宴请桌数和菜品;每年庙会活动节约开支,并将社会企业家捐赠的资金投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之中。各村的党员、乡贤及村民参与其中,慷慨解囊,其中大坑村捐款23万建设步行桥,安坑村捐款30万元建设3座廊桥,罗坑村捐款31万元建设廊桥等基础设施,成效立竿见影。为保证“功德银行”账目透明度,村里在收到善款后会及时将具体数目、捐款人、善款所用项目、项目所需报价等信息进行公示,让热心人士“存”得放心。
4.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深入人心。几年来,通过深入挖掘乡村熟人社会中的道德规范,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促进了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通过设立“功德银行”,对培养村民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营造互帮互助、和谐友爱的文明村风,促进移风易俗具有良好的意义。(漳平市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