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的乡间,悄然的静。田野里刚刚起身的麦苗,像一片绿海,寒风中仍显青翠,来自大地的清香,穿过鼻腔,直透心田。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尚庄镇的农家书屋里,人们捧着书在阳光下阅读。(1月16日央广网)
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深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农家书屋早已深入千乡万村,受到广大农民的广泛欢迎。全国各地目前已建成农家书屋数十万个,在很多地方,农家书屋已逐渐成为农民致富的课堂、农村文化的殿堂、农村学生的“第二学堂”。
农家书屋是面向广大农村群众的重要惠民工程,近些年来,农家书屋建设加快脚步,不少地方已经实现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全覆盖”,深受农村群众的欢迎,成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主阵地之一。但在一些地方,农家书屋在管理和服务中还存在不容回避的问题,如“重建不重管”、设施老化、图书陈旧、使用率低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甚至有的地方农家书屋常年“铁将军”把门,沦为了村里的应景摆设,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
虽然现在互联网在农村也很普及,农村群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拓宽,但网络上的信息大多凌乱化、碎片化,不能系统性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等知识的需求,农家书屋依然有着强烈的现实需求和实用价值,绝不能让农家书屋变成应景的摆设,而是要始终注重加强建设与管理,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广大农村群众的“加油站”,解决农村“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问题,打通农业科技与农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农家书屋之所以在一些地方没有发挥作用,主要是对农家书屋重要性的认知产生偏差,将农家书屋建设当成应付上级检查的门面、对上争取资金的借口,建成后就放任不管,后续的管理、服务没有跟上,图书长期不更新或不对群众口味,没有真正用心用情做好农家书屋工作。要把农家书屋用起来,必须端正思想认识,认清农家书屋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做好管理“后半篇文章”,为农家书屋的建设、维护与运行提供充足的人力、资金等方面支持,做好日常开放、维护修缮、图书更新等各项工作,让农家书屋真正成为服务农村群众的文化阵地。
农家书屋建设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群众最感兴趣的信息获取渠道,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家书屋建设也当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打造多媒体服务平台和数字化阅读室,让农村群众可以通过手机方便查询农家书屋服务信息、办理线上借还图书、浏览互联网专业知识文库等,更好满足农村群众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也能够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农家书屋的功能和作用。(鼓楼区委文明办 望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