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2月23日讯(通讯员吴芳)满屋飘香菜,浓浓孝老情。
在福州鼓楼“孝老食堂”,一汤一菜一饭,解决的不仅是孤寡、失独老人、特殊群体日常的就餐需要,也已然成为我们传递爱心,传承孝心的新实践方式。
今年,福州鼓楼区创新开办“长者食堂+学堂”,目前已实现辖区全覆盖。这些暖心的孝老食堂,充分将党员志愿服务与爱心食堂义工有机结合,通过“爱心+志愿服务”“爱心+共建结对”“爱心+社会捐赠”等形式,有效整合志愿者、部门单位、爱心人士、爱心企业等力量助力爱心食堂长效运营,为老年人、弱势群体提供综合式服务,掀起了弘扬孝善美德的热潮。
老有所学,在“孝老食堂”开展传统小笼包制作等线下教学课。(鼓楼文明办供图)
一、“孝老食堂”全覆盖,食无忧真便民
福州市鼓楼区将“长者食堂+学堂”纳入区委、区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辖区户籍年满60周岁的老人提供暖心助餐服务。在鼓楼区民政局、区委老干部局、区老年大学、十街镇和辖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养老机构、爱心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福州鼓楼十个街镇均已建成“长者食堂+学堂”,群众切实享受到了政府养老惠民项目,生活幸福感不断提升。
烧萝卜、洋葱炒蛋、黄豆红烧排骨、炒花菜、紫菜蛋花汤、白米饭……在鼓楼各家“长者暖心食堂”,每顿只要10元钱,就能吃饱喝暖。
以锦江久号“长者食堂+学堂”为例,这是洪山镇锦江社区与福建久号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共建。每个工作日的中午,卤鸡腿、红烧茄子、清蒸鱼等十余种菜品便会“搭乘”专车,从锦江久号暖心食堂的中央厨房配送到洪山镇“长者爱心食堂”取餐点,老人们从消毒柜中拿出餐盘排着队去窗口挑选菜品、刷卡付费。在食堂自助打餐台,各色热腾腾的菜品一字排开,墙上还标注了“免费加汤加饭”等字样,既周到贴心又暖人心。
目前,洪山镇已实现把“长者食堂+学堂”运营服务范围扩大至1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率先做到各社区“长者食堂+学堂”全覆盖。此外,东街街道的长者暖心食堂下一阶段,将充分利用地理优势,依托居家养老照料中心点位和社区养老服务站,设置多个配餐、就餐点,延伸长者食堂供应链并强化二次配送功能,为辖区内有就餐意愿的老年人提供更精细化的配餐就餐服务。
点菜员、引导员、志愿者的周到服务,来过孝老食堂的人都夸好。(鼓楼文明办供图)
二、健康又营养,周到服务暖胃又暖心
如今,这些实惠可口、干净营养的饭菜,在鼓楼区十个街镇的长者暖心食堂都有供应。
据了解,鼓楼区每家“长者暖心食堂”都有专业的营养师精心配置每一顿餐饮。菜品以福州菜系为主,根据老年养生学,平衡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菜品选择当季新鲜菜品以及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爱心食堂的厨师们会用心考虑到老人们的身体健康,在加工菜肴过程中,尽量轻油少盐少糖。
长者食堂都有详细的卫生制度,食堂里所有工作人员从大厨到帮厨均拥有健康证。食堂配用消毒碗柜,采用的是可视厨房,就餐者可以透过玻璃和监控,全程观看烹饪过程。从食材的采购到后厨的管理,都有规范的管控流程和制度,食品原材料由超大集团供应,并且严格按照市场监管要求,实行“一品一码”追溯管理制度。食堂宽敞明亮、装修大气,用餐区域干净舒适、温馨惬意。
每一餐都在长者们的眼皮子下烹饪、上菜,让老人吃得放心又开心,加上点菜员、引导员、志愿者的周到服务,来过暖心食堂的人都夸好。
不仅是食堂还是学堂,让大家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鼓楼文明办供图)
三、老有所乐,传承孝善美德
随着老年人口逐年递增,留守老人难免孤单寂寞,鼓楼“长者食堂+学堂”就是一个不仅能让老人吃饱,还能让她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地方。
鼓楼区水部街道携手福州知名老字号企业聚春园,以“食堂+学堂”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养老服务,实现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学。“长者食堂+学堂”面积近150平方米,可容纳40人,学堂内不仅提供太极拳、茶艺、书法、舞蹈、养生、理财等形式多样的线上教学,还定期组织特色闽菜学习班,邀请聚春园专业厨师以“餐饮文化”为主题,开展传统小笼包、元宵制作等线下教学课。
安泰街道“长者食堂+学堂”实现了辖区老年人老有所学。长者爱心食堂所在地,按照省民政厅“五星”级照料中心标准创建的,总建筑面积两千多平方米,共分10个功能区。照料中心每周都会开展评话、手工、音乐等活动,还会邀请一些有爱心的企业及志愿者,来这里为长者提供义剪等服务,一些长者在等待用餐的过程中,还能免费理发,这些便民志愿服务,深得人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爱老敬老既是为人处世之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福州鼓楼“爱心食堂”在未来将温暖更多人、给予老年人群体更多关爱。传承孝善美德,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更多这样的“爱心食堂”。(鼓楼文明办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