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三明 > 永安市
永安市多举措开展文明乡风建设,深化文明村镇创建
http://wmf.fjsen.com 2020-12-22 17:08:0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文明风12月22日讯    2020年以来,永安市委文明办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狠抓农村社会风气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农村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村居环境大整治,进一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倡导优秀家风家训,努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重结合农村实际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有效提升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程度,有力助推了乡村振兴发展。

一是深化“三个宣传”,内外兼修,倡树社会新风。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以“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健康有你有我”公益广告为载体,充分运用村村通广播、电视、宣传栏、农村文化墙、农村书屋等媒介,向广大村民宣传公民道德知识,扎实开展理想信念宣传教育。通过“春燕宣讲队”“庭院三人行”,结合“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面对面向群众展开宣教。灵活运用今日永安网等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加强正面宣传,总结宣传乡村文明建设工作中好的经验做法。

深化典型宣传。进一步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大乡村“好人”和道德模范选树力度,深入推进道德模范巡讲“进乡村”。推荐评选各类乡贤,让乡贤在农村社会中发挥价值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作用,努力营造崇德向善的风气。组织开展寻找2020年度永安市最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以及评选第二届永安市文明家庭等活动,弘扬优良家风,形成了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深化健康生活方式宣传。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及疫情防控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整治,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各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广泛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推动“公筷公勺”“拒食野味”“光盘行动”等文明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文明新风,让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是抓好“三个依托”,点面结合,夯实基层基础。

依托文明村镇创建,形成鲜明导向。将文明村镇评选工作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积极动员农民群众参与到“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中来,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依托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弘扬文明新风。深入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典型选树活动,今年,我市人民调解员刘昌汀入选福建好人榜敬业奉献类身边好人,公交车司机冯秀华入围中国好人榜见义勇为类身边好人。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清明祭扫、端午龙舟等,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依托村民自治组织,促进群众自治。大力培育乡贤文化,鼓励、引导乡贤带头不办简办红白喜事,将节省资金用于公益慈善,发挥乡贤在移风易俗上“头雁”作用,推动形成移风易俗新风尚。建立文明乡风联系点,组织妇联、离退休干部、老年协会人员等成立劝导组,加强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活动的规范和劝导。

三是强化“三个着力”,上下联动,汇聚各方力量。

着力开展专项治理。针对天价彩礼、厚葬薄养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陈规陋习,大力普及《民法典》《婚姻法》等法律法规,积极宣传高价彩礼、炫富比阔、铺张浪费的危害,提高群众思想认识,转变婚嫁观念,倡导丧事从简,文明治丧。开展好家风好家教系列讲座、“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叶淑婉、王雪英等道德模范孝老爱亲典型事迹,营造爱老敬老和谐家庭氛围。

着力完善制度约束。制定《永安市深化移风易俗开展“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等作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重点人群,将移风易俗专项治理作为文明创建、意识形态等督导检查重点,纳入日常监督检查、政治巡察、主体责任检查、市直派驻纪检组绩效评估等重要内容,推动党风政风引领社会新风,以党员干部的带头换取群众的支持参与。把禁止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纳入村规民约,通过这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办法”,使移风易俗的刚性制度规定成为村民的行为自觉。

着力文明实践进乡村。依托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1个乡镇文明实践所、228个村级文明实践站,动员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壮大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伍,打造一批理论宣讲、文化服务、科普服务、健身体育、心理健康、乡风文明等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志愿者培训,壮大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形成常态化、项目化,持续引导乡风文明向上向善。2020年以来,各乡风文明劝导队累计开展志愿活动345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0多份,受益群众100000余人次。(永安市委文明办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