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手向莲塘老人之家捐赠爱心物资。
骑手协助“老人之家”准备午餐。
“爱心飞翔·公益骑行”的旗帜随着摩托车的行进,在风中欢快舞动——它引领一支爱心骑行队伍,一路从黄厝繁星基地、莲塘老人之家,到面前埔村的彩色蔬菜基地,最后抵达幸福村居大帽山境……
11日下午,随着“爱心飞翔”公益骑行到达最后一个站点,2020翔安文化旅游节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本届文化旅游节以10月份的“乡约翔安”城市嘉年华启幕,以温馨的爱心骑行作为收官,为2020年的翔安增添一抹靓丽的色彩。
翔安这片热土因应跨岛发展的战略而生,是“岛外大发展”的主战场、主阵地和主力军。通过文化旅游节贯穿下半年的系列活动,让更多人看到了翔安奋进、文明、有爱的精神底色,也看到一个兴盛繁荣、业翔民安的现代化城区和产业基地。这片热土,正在为全市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翔安特有的“硬核支撑”。
此次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翔安区文化和旅游局与厦门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运昌泰集团协办,策划执行单位为厦门华亿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厦门华亿文旅产业有限公司。
翔安有“爱”
边骑行边献爱心 让爱传到更远处
这场公益骑行活动,大部队由来自哈雷、宝马摩托、杜卡迪和Vespa的近30位热心公益的车友组成。
来自厦门及周边的车友们首站走进黄厝,进入繁星基地礼堂。在这里,他们听了黄厝老房子如何改造为繁星基地的故事,也对小小繁星树助学计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骑手们为基地捐赠了20面非洲鼓,他们说:“希望像繁星基地里举办的爱心公益行动一样,可以传播得更远,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
车队再次出发,随后来到位于莲塘村的“老人之家”。这里免费为老人们提供一日三餐,还提供免费的活动场所。骑手们跟随讲解员走访之后,啧啧赞叹,将数百斤优质大米及牛奶和小面包送到老人手上。据了解,这是骑手们专门为老人准备的爱心物资。抵达时临近午饭时间,骑手们还接过厨师手上的锅铲,为老人们清炒了一大锅包菜,装盆、分装,送到老人的餐桌上。骑手们说:“老人是宝,在这样的爱心行动里,希望我们可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事实上,无论是繁星基地还是老人之家,都只是翔安区大力推进“爱心翔安”建设的一个缩影。一个爱心主题、“三化”爱心工作模式、五大爱心行动品牌——“1+3+5”的模式让爱心在翔安的沃土上开花结果。社会化参与、常态化开展、品牌化运作提供了机制保障,仁爱、孝爱、关爱、互爱、育爱五大爱心行动品牌,步步扎实、亮点满满,为受帮扶群体送上最贴心的帮助。
参与骑行的骑手们都很高兴,他们觉得,共同通过这样一场骑行,不负光阴、奋勇前进,用公益之美为城市文明添砖加瓦。
在面前埔村田园间穿梭骑行。
翔安有“美”
骑行串联翔安美景 感受乡村振兴画卷
车队随后抵达面前埔村,车子骑过彩色蔬菜基地里的田间小道,他们仿佛也成了这乡村美丽画卷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放眼都是大自然的颜色,呼吸的都是清新的空气,走得深走得透,仔细看一看,翔安真的很美。”一位骑手这样说。
他们还走到文化的深处,省级非遗项目拍胸舞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翔安新圩拍胸舞队已经等候许久,为他们献上一段带有本土特色的拍胸舞表演之余,还指导骑手们学习,并共同完成了一次表演。
等车子最后开进大帽山境,骑手们被更新建设后的独特老厝民宿及这里的自然风光所折服。主办方说,选择在这样天高云淡的美好季节骑行,结合乡村、文化和旅游,邀请大家来领略翔安美好村居,希望大家能体验时代乡村之美,为美丽乡村贡献力量。
翔安自然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要战场。翔安的大帽山境、大宅、澳头等乡村游景点人气火爆,去年全年共接待游客806万人次。乡村振兴战略在翔安的土地上正坚定不移地推进,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打造出了一片片绿水青山的新天地。
翔安有“礼”
翔安好品牌上榜 伴手礼市集开张
在骑行开始之前,“翔安有礼”2020翔安文创伴手礼评选的获奖名单率先揭晓了。
2020翔安文创伴手礼评选活动由翔安区委宣传部主办。活动自从10月启动以来,吸引众多翔安老字号、新生代匠人参与报名,经过报名征集、资格审核、报纸公示等周密环节,最终优选出20家兼具地域性、市场性、实用性、创新性,且特色明显的伴手礼产品品牌,特别是包括不少具有翔安本土特色的名优特农产品,以及一批在传统基础上创新拓展、更符合当代消费需求的更新换代产品。
文化创意类、小吃类的获奖单位分别上台领奖,现场爱心集市也汇集了这些好品牌,让大家可以放心购买。一首以翔安文化旅游特色为基础创作的原创歌曲也在现场正式发布,用悠扬的歌声,带您领略翔安的美丽风光。(厦门日报记者 邵凌丰 陈思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