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教育部的态度是一贯的、坚决的。教育部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12月10日 人民日报)
教师让家长批改作业的现象时有发生,家长们的吐槽也并非最近才有。日前,江苏一名学生家长在网上发布“退群”视频,再次将这个话题推上“热搜”,并引来教育部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回应。
近年来,社会一直呼吁给教师减负,随着家校共育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语境下,许多事项“自然而然”地落到家长那里,家长批改作业似乎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然而,必须审视和厘清的是,家校共育并不是让家长批改作业的挡箭牌。在学生教育问题上,每一个参与的角色都有与之配套的义务和职责。
对于教师来说,批改作业不仅有助于了解学生个体的学习状况,更重要的是能够整体把握所有学生对教学的掌握程度,反过来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
同时,学校也应更科学、更实际地开展减负工作,不断健全作业的常规管理、学生反馈评估等方面机制,积极创新作业形式,结合学生学习规律,系统优化作业设计,不能一味因减负而逾越家校共育的边界。
此外,家长应该花足够的时间、精力、心思陪伴并辅导孩子,深度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老师开展教学评价和精准分析学情的重要手段。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置身事外了,而是要引导孩子养成自主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跟学校密切配合,形成育人合力。
教育学家陶行知有句名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只有学校、家庭各司其职、各归其位,教师和家长齐心协力、真心付出,才能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带动孩子,真正营造适合孩子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教育有序发展。(长乐区委文明办/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