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曙光救援队成员集结完毕,准备出发执行救援任务。(厦门曙光救援队 供图)
文明风12月7日讯(叶舒扬)“我们是曙光救援队,我们‘曙光’来了!”他们没有任何报酬,365天箭在弦上,24小时分秒必争;他们自费购买救生艇、潜水配件、头盔、山地搜救包等各种专业救援器材,自发学习专业救援技术;他们跋山涉水,常常驱车百公里前往突发性灾难现场开展搜救,让“爱心厦门”理念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他们,就是厦门曙光救援队。
近日,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扶贫基金会人道救援网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结暨2019-2020年人道救援网络工作会上,厦门曙光救援队荣获“年度救灾先锋”称号,队长王刚当选为人道救援网络工作委员会委员;本月初,福建省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了第四批五星级志愿者评定工作,王刚获评“福建省五星级志愿者”称号。
“做事纯粹、用心纯净、守望相助、互助友爱”,这是厦门市曙光救援队成立至今的建队原则。2014年6月1日,十几位长期专注于专业公益救援的热心人士筹备组建了这支队伍,并由王刚担任队长。在湖里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曙光救援队在湖里区获得办公场所,并以此为驻地慢慢生根发芽。
“携众所托,八方救难,霜雪困苦,初心不改”——这是王刚的坚持,是曙光的承诺。如今,曙光“承包”了湖里区海域的安全巡逻,并积极开展减防灾教育活动,用爱心树立起厦门民间救援的一杆旗帜。每当湖里区海域出现灾情险情,曙光救援队都会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并将湖里区作为重点防灾备灾地点,增强了湖里区的应急救援能力。1000多名正式队员和服务志愿者,正团结在曙光的旗帜下时刻准备,向那最危险的地方前进。
所谓的“生死时刻”,曙光救援队几乎每天都在经历。在车来车往的海沧大桥上,因腿伤还拄着双拐的王刚艰难地站了两个小时,只为劝下一位意图轻生的男子;在湍急浪涌的流水中,救援队员在水中寻找落水者,连续搜索了八个多小时,直到第二天凌晨才结束;在仙岳山的悬崖平台上,王刚指挥救援队员用担架搬运昏迷的轻生者,手脚并用“爬”了一个小时终于完成任务……
2019年至今年11月,厦门曙光救援队共执行救援任务1797起,平均每个月执行救援任务78起。面对高强度的救援量和大家的期待,王刚意识到只有专业技能和经验兼备,才能有效地帮助别人并保护自己。基于“钉钉”,曙光救援队开发了一个任务通知群呼系统,输入文字即可实现一键电话群呼,“钉钉”上1000多名队员和预备队员马上可以接到;走进曙光救援队位于湖里区的驻地,高速快艇、冲锋舟、卫星通信、声呐、高空绳索、建筑坍塌救援套件、自循环水下呼吸器、照明救援无人机、遥控救生机器人在内的高科技先进装备一应俱全,让“走专业化队伍的道路”成为实实在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