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 鼓楼区
鼓楼:保护非遗“童”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薪火相传
http://wmf.fjsen.com 2020-11-13 11:38:0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小小少年认真学习咏春拳  鼓楼团区委供图

文明风11月13日讯(通讯员陈学川、吴芳)为迎接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召开,传播福州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10月以来,福州市鼓楼区启动“童聚匠心”青少年传统文化体验营公益项目。一月有余,通过向年轻一代集中展现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古老文化“出圈”,走出博物馆,迈出课本,携手“童”行,绽放心间,进一步增强了未成年人的文化自信。

一、体验咏春拳:“活”化传承唤起少年心

“咏春拳真的能打吗?”“学咏春,有何用处?”这是少先队员们很关心的问题。10月18日,鼓楼区少先队员们前往位于三坊七巷的“宫巷”中福建五枚咏春拳总部,由咏春拳馆吴师傅带领大家参观拳馆,学习“小念头”“守中”等思想。在这,不仅能欣赏到珍贵的咏春拳传承照,还能了解拳理,演练拳法和108木人桩法,孩子们与非遗传承的师傅积极互动,进天井,学站姿,并不觉累,反而兴致昂扬。

课后,少先队员郭榕芝深有体会道:“今天,学到了咏春拳的三套拳法,知道了咏春拳其实不是简单的动作,而是一套哲学,”小念头“是正人先正己、”寻桥“是要感知对方而不是把自己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标指“要先观察人性弱点然后一击制敌。”家长这样说道:“对于咏春拳的保护,要让她传承下去,因为她不是不可移动的文物,不是放进博物馆保护起来就够了,而应是一种”活态流变“的延续。”

软木画传承人吴万源老师展示软木画制作技巧  鼓楼团区委供图

二、制作软木画:“非遗”在方寸,咫尺在匠心

10月26日,“童聚匠心”特色课堂之软木画制作在南街街道文化站开课了。“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说的就是软木画,软木画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之美誉,发源于福建福州,与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并成为福州传统工艺“三宝”,有百年历史。软木画在方寸画框重,彰显匠心独运。当天,少先队员们在软木画传承人吴万源老师和石春青老师的带领下,一起制作了专属的软木画作品。“制作软木画需要有工匠精神,工艺精细复杂,做得辛苦,现在很少人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但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要把它传承下去。”软木画传承人吴万源老师说道。

少年们在细细研究油纸伞,感受传统非遗魅力 鼓楼团区委供图

三、手绘油纸伞:撑开文化传奇,传承千年技艺

10月31日,“童聚匠心”特色课堂走进油纸伞的天下。跟随福州油纸伞非遗传承人严磊老师的脚步,鼓楼少年们了解到福州的制伞手艺传承千年,以不脱骨、不漏水、不褪色,选料精、上油腻、绘花雅,成为全国雨伞之冠。通过学习油纸伞传统、讲究的手工技艺,参与了油纸伞的绘画制作,少年们展示了自己的创意,有的画花鸟、有的画人物,五彩缤纷,各具特色。林涵霖的家长魏云颇有感触,“希望可以让孩子们多接触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她回归生活就是最好的保护,让老祖宗的财富源远流长。”小学生王曦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体会到了油纸伞的制作不易以及传承这项福州经典民间手工艺的重要,也希望自己能为之添一份力。

“童聚匠心”特色课堂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鼓楼团区委供图

四、“一校一非遗”,文化自信润童心

为了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创新,更好地树立起未成年人的文化自信、培养爱国爱乡高尚情怀,今年1月至6月,福州市鼓楼区以“闽都风 星火扬”为主题,举办一系列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全员参与、深度体验、传承创新的基础上做到月月有活动,月月有展示。如今,鼓楼区已实现“一校一非遗,人手一非遗”的非遗传承全覆盖,不仅为2020世界遗产大会助力,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还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在学子们心中扎根,提升了少年们爱护非遗、传承非遗的意识。

福州鼓楼团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童聚匠心”公益项目还将带领更多未成年人,通过观摩非遗作品、学习非遗技艺、传承非遗文化,让非遗走出博物馆、迈出课本,植根于校园、萌芽于课堂、绽放于心中,让新时代非遗“活”出新精彩。

(鼓楼区委文明办报送 ,供图单位:鼓楼团区委)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