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强财政民生支出保障的措施,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在疫情冲击的特殊困难情况下,中国坚持政府过紧日子,让百姓过稳日子。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是人民至上精彩诠释。一场疫情给中国经济、人民健康带来的伤害巨大。然而,对比世界暴涨的疫情,极大多数人觉得生在中国无比幸福。在中国幸福是政府具有控制疫情的能力,更有担当和作为的决心行动。政府勒紧家底过苦日子,通过各种政策保“民生”,才有大疫之后的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发展蒸蒸日。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是人民至上生动诠释。今年以来,疫情对低收入民众包括农民工、贫困户、灵活就业人员等的就业、收入、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中国大幅压减政府支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前三季度养老金和离退休金人均同比增长8.7%,社会救济和补助人均增长12.9%。同期,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4%。增降之间不仅仅是数据的变化,而是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的最好说明。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是人民至上厚重诠释。除了不断增长的民生投入,以及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不难看到,稳定与幸福通过长久的机制安排,保障民生投入正常增长,要提供稳定预期,会给政府财政支出带来挑战。可是,当下的中国,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水平,不仅与经济社会发展、通胀等水平相适应,而且民生福祉不断增长,中国的养老金实现16连涨,就是体现。除了继续维持经济、财政收入增长,国家在优化存量结构,拿出更多财力保障改善民生。除了养老金,还有群众关注的医疗卫生保障,今年的医疗保险投入比同期全国财政支出增幅高出0.4个百分点,中国建立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保障网,都是给予民生幸福的镇长保障。
“政府坚持过紧日子”是人民至上有力大写。扩大国内消费,就要让百姓敢消费,给百姓稳定的预期。解决医保、养老等后顾之忧,百姓的消费倾向才会明显增加。此外,《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也是今年以来,尽管疫情影响财政收入,但依然优先保障民生福祉,民生投入维持了较高增长的真正原因所在。
正是有了各级政府将“人民至上”的有力大写,有了保民生的政策导向,我们再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之下,才有了让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有国家在增强惠民政策获得感和可持续性上的主动作为,战疫与战贫才能齐头并进,更加铿锵有力。(仓山区委文明办 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