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深耕劳动教育不能只满足“打卡”
http://wmf.fjsen.com 2020-11-09 15:27:5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江西省芦溪县南坑镇妙泉学校的孩子们脸上写满喜悦。“我们班这回被评了五星!”从2012年开始,妙泉学校在校园里开辟了一片菜地,作为种植劳动实践场所。每到收获季,学生们可以带着采摘的成果到食堂“兑换”班费。这是该校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11月8日中新网)

这边,江西学校因为劳动收获颇丰,那边却为劳动体验走过场烦恼。“居家劳动周一至周五每天打卡一次,打卡方式为提交一两张照片,配一句文字说明……相关数据作为本学期劳动教育实践课的评分依据。”这是某校一位大学生在微博上吐槽的“劳动月”感想。据媒体报道,不少学校的劳动教育仍停留在“打卡”阶段,停留在开展一两次劳动活动上。要认真落实《方案》,这些问题不消化,是无法实现劳动育人价值的。

要让学生真正对劳动价值有认同感,“打一次卡”“出一次汗”“活动下筋骨”肯定不够。老师要让学生对劳动教育产生兴趣,在劳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通过劳动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提及“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其实,劳动教育更是关系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事,把劳动教育放到学校素质教育中不能忽略的环节和过程,才能更好将劳动教育落小落细。在围墙边上开荒种菜;每天记录做家务活的流水账;去劳动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等等,让劳动再深耕贯穿教育全过程。

深耕劳动教育不能只满足“打卡”,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千万不能走过场。在《方案》具体实施过程中,一些学校和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走过场”式打卡等问题,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联动去根治这些问题,才能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否则,打卡、交照片,或者开展几次活动就算完事,是绝对无法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能力的。只有多关注学生劳动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引导学生感受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增强获得感、成就感、荣誉感,并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他人丰富经验、技艺的基础上尝试新方法、探索新技术,这样的劳动教育,才是由表及里的劳动教育。

参加劳动活动不等于劳动教育,劳动记录也不能成为教育成果。唯有让爱劳动的种子在学生心灵深耕拔节茁长,这样的劳动教育才真正具有教育意义、起教育作用。因此,窃以为,真正的劳动教育是心的教育,而不只是身的教育,为什么要去做?在做的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只有两者合二为一,才能劳动教育的艺术与价值得到统一,让劳动教育渗透肌理,育人更加掷地有声。(晋安区文明办 黎昌)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