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福州:呵护成长 法治护航
http://wmf.fjsen.com 2020-11-02 16:52:38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法治课 福州文明网供图

文明风11月2日讯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校园是人生梦想起航的地方。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整体数量虽然下降,但却呈现出暴力化、低龄化、成人化趋势,尤其是校园欺凌和暴力案件时有发生。出现上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一些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今年以来,福州市开展多场法治进校园活动,为进一步提高在校学生自觉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校园欺凌等违法犯罪案件发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校院合作,加强守护

福州市仓山区法院将加强与辖区学校合作,依托职校保护联盟平台与所有成员单位一同为辖区内青少年群体创造良好成长条件和稳定治安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10月27日,福州市仓山区人民法院法官助理刘培玲来到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为同学们带来一堂主题为“预防校园暴力 杜绝聚众斗殴”的公开法治课。

刘培玲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制作了直观易懂的《“预防校园暴力 杜绝聚众斗殴》法治PPT。通过深入剖析近年来仓山法院审判的职校生犯罪的典型案例,将刑法中关于聚众斗殴的相关知识融会贯穿其中,并分析了聚众斗殴的心理诱因。生动的以案释法,告诫同学们要远离黑恶、预防犯罪、遵纪守法,切勿为了讲义气、耍威风纠集人员聚集,现场一旦失控极有可能变成聚众斗殴甚至持械聚众斗殴。

冲动过后往往是后悔,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人和人之间应该更多地互助互爱,通过讲座学习,学生们深深认识到校园暴力的危害,并坚决表示远离。

拓展平台,创新方式

近年来,福州市台江区检察院坚持把改进和创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作为亮点来培育,全面推进制度规范、方式创新和平台拓展,持续深化”捕、诉、监、防、教“一体化工作机制。探索检校合作、检社合作的创新平台,采用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共同制作多形式的普法课程的方式,形成未成年人法治教育与实践立体化工作格局,培育普法宣传新品牌。

不久前,该院联合台江区知行青少年服务中心打造的”青蕾之洲“普法基地在上下杭揭牌。在这个占地600多平方米的普法基地里,分门别类地设置了活动教室、图文展示区、成果展示区、会议室、座谈区等区域。

今年以来,”青蕾之洲“未检工作团队通过原创漫画、”云课堂“等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宣传疫情防控、涉疫违法犯罪知识,及时根据热点为青少年普及疫情相关法律法规。此外,还开展小记者”探秘“检察院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体验检察工作,提升普法效果。

线上线下,加强宣教

6月4日至6月5日,晋安法院刑庭三名干警走进校园并运用网课直播平台,分别为鼓山中学、新店中心小学、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的学生们上了一堂”线上+线下“普法公开课,预防校园欺凌,呵护阳光少年茁壮成长。

刑庭法官宋瑞楠及法官助理、书记员前往福州市鼓山中学开展”防范校园欺凌、法护平安成长“主题法治教育宣讲。宋法官围绕着如何保护自己、防范校园欺凌展开,向同学们剖析其所经办的涉未成年人的案例,内容包括抢劫、强奸、贩毒等案由的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向同学们讲述在平时学习、生活中如若遇到被”坏人“欺凌的情况下要如何做。课中同学们积极互动,认真听讲。宋法官向同学们强调遇到危险要懂得求助于他人,遇到紧急情况要大声呼救,求助身边的人员,同学、老师、家长、公安部门都是我们坚强的后盾。

刑庭法官颜哲晖前往新店中心小学,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主题教育活动。颜法官通过钉钉直播平台,为同学们送上一堂特殊的”线上+线下“预防校园欺凌教育课。结合典型案例教育同学们要学法、懂法、遵法、守法,在生活和学习中,要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生命安全。

颜法官还与学校领导就如何杜绝校园欺凌开展探讨,明确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要用多种法治方式,依法来办,建立校园安全防范机制和校外的综合治理机制,用社会的力量、家长的力量、学校的力量进行综合防范。

刑庭法官助理姜静通过钉钉直播平台向晋安区第四中心小学4-6年级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法律与你同行“法治课堂。姜静从什么是校园欺凌,讲到校园欺凌的危害、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保护自己,呼吁大家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同时通过校园欺凌引发的故意伤害、寻衅滋事的案例提醒大家增强自己的法制观念,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提高自我约束,不做施暴者也不做纵容者,共同维护校园的健康、和谐、安全、美好。

立足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福州将持续强化未成年人法治工作,加强学生法治和安全教育,推进文明、法治校园建设,最大限度加强青少年司法保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法治基础和社会氛围。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