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国家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正在参与制定《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和《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预计年底前将出台。据悉,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出台的主要目标是解决目前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三大问题,未来将限制高额打赏,对激情打赏设置冷静期。(10月31日新华社)
随着互联网的迭代,层出不穷的玩法对广大网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从最早的网络冲浪,到后来的网络交友、网络游戏、网络打赏,不断把热门的日常活动网络化。直到当前,重金打赏网络主播现象的盛行,反映出不只是青少年,还有广大成年人沉溺网络,以及上网背后的活动和管理乱象。
“网络打赏”容易引发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扰乱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社会共识。但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是,不仅仅是青少年朋友需要“冷静期”,直播经济如火如荼,各路人士也纷纷“跟风入场”。“死忠粉”对网络直播更是“青睐有加”,为了给明星或网红“打赏”,相互比拼“烧钱”,从线上骂战到线下人身伤害。更有甚者,不惜筹钱“打赏”,侵占他人财产,或是用网络借贷平台参与不法借贷。部分主播钻制度和监管的空子,发布虚假信息,博得网友同情,以接受“打赏”的方式获取不义之财,严重扰乱了文明网络秩序。
网络打赏需要“冷静期”。青少年缺乏现代法律意识,不懂得法律规矩。父母要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引导,提供必要的家庭呵护,配树孩子的消费观念,强化安全防范意识。当下金融秩序不健康,缺乏良好的社会导向和正向引导。“打赏主播”,既像是“赠与”又像是“消费”。这种复合属性决定了,没有现成的监管范式可以对之加以约束。此次,《主播账号分级分类管理规范》和《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的制定,正是为解决制度缺失的不足,同时,将极大地缓解现在网络直播中存在的激情打赏、高额打赏和未成年人打赏问题,给直播打赏热“降降温”。
网络世界是虚拟不假,但一旦触碰红线,后果一样真实可怕。此前,网络平台缺乏有效引导和管制。今后,直播行业打赏行为管理规则出台,不仅是用制度弥补网络舆论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缺位,更有利于大大加强网民隐私安全意识,建立起金融安全防护罩。真正将法律法规软硬着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时候,无论是网上网下,都将始终违法必究、文明有序。(福州文明办 闽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