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步古村老街巷,惬坐食堂话人生。好菜好友好生活,古风新韵幸福人。”古田县前洋村文化协理员李文杰向笔者谈起本村新建的“互助孝老食堂”,不禁吟诗一首。
前洋村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乡村振兴示范村,千年来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尊老敬老孝老的优良传统。随着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今年10月新建“互助孝老食堂”,重点解决特困、留守、孤寡、高龄、失独、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吃饭难问题,切实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提升幸福暖“夕阳”
“我单身汉一人,一日三餐都是凑合着吃。经常煮一餐吃一两天。现在在村里的‘互助孝老食堂’吃饭,每一餐都是新鲜热乎的饭菜,感觉日子好过了。”低保户余根丁高兴地向笔者介绍道。
前洋村作为古田县10个“互助孝老食堂”建设试点村,依照“政府搭台、村民承办、居民互助、个人自愿、梯度收费、社会参与”运作模式。该村“互助孝老食堂”提供一日三餐,早餐以稀饭及部分小菜为主,午餐和晚餐均为两荤一素一汤一饭。食堂初定采用分类收费模式,针对特困、三级以上残疾人、“五老”、留守儿童、60岁以上低保、“三属”人员、失独老年人、70岁以上老党员等八类重点保障对象每月收费300元;非八类重点保障对象每月收取伙食费400元,90周岁以上的每月150元。目前已有25名老人在该食堂用餐。
引领文明树新风
“食堂开办后,老人们每天都坐在一起聊天、叙旧,相互照应,晚饭后一起散步或在食堂门前的操场上跳广场舞,生活也丰富了。”前洋村村支部书记余养泉说。
“互助孝老食堂”的开办,不仅促进邻里和睦相处,更带来民风潜移默化的好转,邻里乡贤的爱心涌动。以“互助孝老食堂”为切入点,村里组织了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定期、不定期开展义务服务活动,使“互助孝老食堂”成为村民们愿意来、留得住、有获得感的精神家园。
凝聚共识促发展
“村里想建设食用菌标准化菇棚,这是个好事。拆除旧菇棚建设新菇棚,能够提高村庄环境,又能让菇农有更好的生产条件,大家要支持。”日前,前洋村村干部在“互助孝老食堂”召开座谈会,动员就餐的老人们支持标准化食用菌菇棚土地流转工作,前来就餐的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踊跃发言。
如今,“互助孝老食堂”成了前洋村老人们最喜欢去的活动场所,也成了推动前洋村乡村振兴发展,获取群众支持的主阵地之一。
据悉,古田县首批10个“孝老互助食堂”已全部开张,总计用餐群众284人,助餐最多人数的一个村超过50人,普遍反映“很在乎”“希望办好办久”。第二批30个村正启动建设和群众登记摸底工作,年底前举办的村将达到40个,明年将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县推广,开办的行政村覆盖面争取达到50%,实现“洋面”村庄基本全覆盖,逐步实现困难群众和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便捷实惠的照护。(刘月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