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e观文明
重阳不应止于“敬老日”
http://wmf.fjsen.com 2020-10-27 17:22:49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每逢重阳,便会忆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几多感慨、几多牵挂,又有几多对生活的思考与体味。重阳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期许和感念。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不但要继承传统、领悟真谛,更要丰富内涵、升华境界,让老节日增活力、赋新义。

优良传统不能丢。重阳节又称作“敬老节”,这一天远方儿女要返回家乡,感念父母恩情。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拼,家中父母成为留守老人。“您养我长大,我陪您老”成了美丽的口号。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远方苦苦期盼的父母,奔向亲人的样子,是世间最美的画卷,别让老人的等待成为望眼欲穿。爱自己父母同时,也希望尊重每一位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懂得向我们的每一次遇见传递最纯美的爱意,世间有大爱,生活才会更美好。时间对每个人同样公平,总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尊重老人,就是尊重未来的自己。

家国情怀植心间。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读起毛泽东主席这首《采桑子﹒重阳》你会感受什么?诗中传递的是另一个重阳节的故事,昔日战友为国为民血洒疆场,留下的只有苍天之下朵朵黄花。感念友人,梦牵重阳。我们在尽享发展成果之时,更要永远铭记历史,理解家国情怀的那份厚重与深意。无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家国情怀早已沉淀为中华儿女的内在品格,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无论何种职业,无论身处哪里,家国情怀不可忘。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我们共同努力,爱国敬业,个体的幸福与国家的繁荣才能相互激发、相互砥砺、共同成就。你我向上,家国向前!

幸福生活懂珍惜。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的一首《九月十日即事》 将重阳景致完美呈现眼前,又让人体味到诗人坎坷的境遇。重阳节登高望远,观花赏景,是一种传统习俗。登临高处既是对自我的审视,又是对经历的回味。悲也好、喜也好,生活总要继续;愁也罢、乐也罢,岁月悄然流逝。人生万事无法尽如人意,但我们生逢和平年代,大都是岁月静好,未曾经历纷乱的磨练洗礼,我们需要珍惜眼前、把握当下,少一些报怨,多一些行动,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追求。胸怀大格局、大担当、大气魄,承担好家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责任,肩负起国家、民族奋进复兴的使命,那么你会在珍惜和拼搏中领略旅途的另一番美景,感悟幸福生活的快乐与真谛。

(供稿人:龙海烟草:肖婧)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