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泉州 > 石狮市
石狮:“五个聚焦”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径
http://wmf.fjsen.com 2020-10-12 14:41:37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图为2020年1月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启动仪式现场 石狮市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10月12日讯 自2019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石狮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结合,做好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打造“一镇一特色”,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强大生命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石狮样板”。

一、聚焦顶层设计,文明实践更有底气

1.筑牢机制平台。出台《石狮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全国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市长分别担任组长、第一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确保各项部署落地有力。同时,发挥党委统筹各方优势,由市委书记、镇(街道)党委书记、村居党支部书记分别担任市级中心、镇级实践所、村级实践站负责人,确保各级工作方向不偏。

2.强化阵地建设。投入750万元建设“石狮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镇级实践所、村级实践站100%覆盖,并在有条件的工业区、学校、公园等培育一批文明实践点,构建“布局合理、群众便利、出户可及”的网络阵地。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文明实践所、站、点9个、131个、73个,注册志愿者10.4万名、志愿服务队伍360余支,开展活动近1200场次,受众逾50万人次。

3.压实工作责任。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进度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实绩考核,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以及各级各类文明单位(村镇)考核体系。同时,石狮市委还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情况”纳入《2020年石狮市督查检查考核计划》,引导文明实践工作稳妥展开。

二、聚焦思想引领,文明实践更励士气

1.组建多领域宣讲团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石狮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为蓝本,策划“宣传新思想 讲好石狮故事”宣讲比赛。以党校专兼职教师为主要力量,整合农民、新市民、金融、青年、老教委等讲师团资源,实施“春暖花开·静候佳音”基层宣讲骨干培养计划,组建理论政策、普法宣传、文化艺术、金融工作、家风文明、卫生健康、社科普及、乡村教育、农业技术等9支理论宣讲轻骑兵小分队,梳理形成宣讲课题110个,网上网下开展通俗化、分众化、常态化宣讲,推动党的理论政策进千家万户、入百姓心田。

2.构建多渠道宣讲格局。打造“声动狮城”大讲堂,融合万祥文教论坛、古城大讲堂、青商开讲等实地宣讲平台及便捷式、点餐式的空中宣讲课堂,如:创设“红色微课堂”,邀请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走进石狮青创城网络直播工作室;优秀讲师入驻电视台“红色录音棚”,录制短小精悍的理论学习音频(普通话、闽南语),定期通过各村居广播系统播放,作为干部群众学习“新思想”的“随身党课”;录制“微宣讲”视频12个,创作微广播剧、党员微故事等,汇总线上宣讲资源库,供全市各级各类平台“点播”学习; 2020年以来,石狮市共开展各类宣讲活动500余场,现场受教育群众近3万人次,直播浏览量20余万人次。

三、聚焦基层治理,文明实践更扬正气

1.精准发动村民群体。石狮市灵秀镇成立泉州地区首支义警队--“百灵鸟”义警队,在辖区做好治安巡防、矛盾化解、社区便民等服务。义警队下设快递小哥巡防守护分队、电商青年防骗防盗分队、热心楼长治安联防分队等9支分队,2500多名成员来自寻常百姓家,依靠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解决纠纷隐患86条。彩虹妈妈化解群众矛盾、热心楼长充当维稳信息员、诚信商户紧盯安全生产、电商青年宣讲防骗知识、退休党员劝导门前三包……义警队在交通秩序疏导、社情民意收集、安全防范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等基层工作中发挥作用,弥补警力不足短板,已开展活动近300场,参与志愿者达20000人次。疫情防控期间,“百灵鸟”义警队协助摸排从湖北返乡或流入石狮人员1755人,走访出租房屋数10833户、流动人口登记数26464人,充实群防群治力量。

2.充分调动社会组织。石狮市祥芝国家中心渔港是全国五大中心渔港之一,拥有各类渔船800余艘,年产值18.89亿元。渔港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带来渔船碰撞、意外伤害、工伤事故等涉渔涉海纠纷问题。石狮市祥芝镇祥芝渔业协会创新将枫桥经验嫁接在海上、前移到渔港,探索出了一套极具闽南地域特色的“海上枫桥”祥芝样本,形成“1234”工作机制,即一个框架(枫桥经验)、两支队伍(救援+调解)、三种预防(保险兜底+十船联防+海上救助)、四步调解(受理+安抚+调解+确认)。与传统的调解模式相比,“海上枫桥”祥芝样本实现分散平台到集成系统、简单信任到充分授权、程序执行到温情融解、民事协议到司法确认等四个转变。2019年以来,祥芝渔业协会成功调解矛盾纠纷83起,调解金额1700多万元,成功率100%,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四、聚焦社会热点,文明实践更接地气

1.改善基层卫生服务。一是在成立紧密型医共体基础上,全市设有村卫生所(室)147家、乡村医生214人,保证每个村平均设置1所村卫生所(室),进一步优化基层医疗卫生资源,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二是实行“心电服务村村通”计划,发动海外乡贤支持卫生健康事业,为全市102家行政村卫生所室捐赠心电图机,同时将心电图直接连接到市总医院心电诊断中心,进一步提升村卫生所室急诊急救水平,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市级医院的心电诊疗服务。三是开展“百医进千家”活动,将全市划分为48个网格化片区,每个片区对应1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推行“家庭全科医生负责人+上级医院专家、健康管理师、公卫医师、社区护士+乡村医生”服务模式,92名乡村医生为市民提供健康状况评估、预约上门等服务。

2.关爱保护少年儿童。在全省率先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织密未成年人“立体防护网”。一是组织60名检察官、78名警官、185名志愿者进入全市100所中小学校、幼儿园,运用案例开展法治教育200余场次,受教育学生逾11万人次,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二是打造一体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设置法治馆、交通馆、消防馆、禁毒馆,可进行模拟报警、模拟驾驶、模拟消防逃生等,增强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近5万名学生走进基地参观学习。三是推行“问题少年”临界预防机制,对有严重不良行为或者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青少年,推出“八个一”法治教育套餐,举办3期“青春成长法护航”法治教育班,参加培训的问题少年及其家长近300名。

3.推行学生课后服务。石狮市已建成乡村(城市)学校少年宫41所,其中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4所、自建37所,每所平均开设20个活动项目,拥有专兼职辅导员2100余名,累计投入经费1709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拨补209万元、泉州市级拨补10万元、自筹1490万元)。在此基础上,石狮市将“课后服务”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学校以“家长自愿、班级审核、学校组织、统一实施”为原则,组织教师、社工和志愿者在下午放学后的1.5个小时,免费为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也为家长解决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47所小学开展下午课后服务,25215名学生参加1582个课外活动班,市财政投入经费2000万元。

五、聚焦农村风尚,文明实践更聚人气

1.以文明分促文明风。石狮市宝盖镇以“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微信政务改革和二维码门牌推广为契机,在全省首创“乡风文明”积分制。“乡风文明”积分覆盖辖区村民、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设有“善行公益、移风易俗、中心工作、礼遇奖励”等四大类50项。群众通过“魅力宝盖”微信政务平台进入“乡风文明”子系统,扫描二维码门牌即可注册并建立“家庭文明档案”,建档后填入“乡风文明”加分事项提交申报,经镇村审核后获取积分。积累适量积分后,可到“家门口”的定点商家(便利店、小卖部、理发店等爱心商家58个),使用积分兑换商品(每10分抵1元)。截至目前,全镇录入事项54780项,积分430.5万分,已兑换176万分(折合17.6万元)。

2.以好家风促好乡风。石狮市鸿山镇东埔三村建设乡村文化记忆馆、家训家风展示馆等宣教阵地,引导村民学习、传承、传播时代新风尚,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搭建“村民大舞台”,配套荧幕、音响、照明等设备,每晚开展歌舞、电影放映、诗歌朗诵等文体活动,成为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打造标准化“家宴中心”,为村民免费提供宴席场地,对办宴规模进行有效控制,减轻村民经济负担。引导村民将节约下来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截至目前已捐资400余万元。设置党建文化长廊,并融合敬老爱老、关爱儿童、志愿服务、传统渔文化、移风易俗、环境保护等内容彩绘文化墙,造浓文明乡风宣传氛围。

(中共石狮市委文明办 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