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0月10日讯(通讯员 吴信德 郑永桦 缪春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我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寿宁人”、“鳌阳人”,这是从呱呱坠地就打上的烙印。在这座山城,我们成长、读书、工作、成家、生子、退休、养老、离世,一起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不知不觉,生命早已和她融为了一体。
这些年创文明县城,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决心。电视上、微信里,时常可以看到创城的信息;十字路口、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天天可以看到大量文明交通劝导、小街巷改善、环境卫生整治、文明宣传等画面。
变化的,首先是市政设施。今年秋季,随着一阵上课铃响,中国光彩基金会·万科集团寿宁县扶贫成果--寿宁县东区中学正式交付使用,在我县东部新城开发建设进入全面实施的关键时期,东区中学成为第一个建成并投用的大项目,有力解决了城区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
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是我县唱响“大城镇”主题曲的“重头戏”。2018年以来,为了打破发展瓶颈,推动城乡统筹、产城融合发展,县委、县政府启动规划控制区面积11.88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城开发,致力打造“山水相映、生态宜居、文旅交融、养生休闲”的美丽新城。目前,总投资20亿元的“三桥四坝五路”等16个基础设施项目年内将陆续开工建设,力争3至5年形成新城框架。
在东部新城开发建设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老城区改造提升也齐头并进。日前,县中医院门口两侧沿街危房被拆除,平整后将种植花木,改善中医院医疗服务环境,提升城区环境品质。
老城区主要街道“白改黑”、 三峰公园(景区)城市山地公园建设、入城口景观墙改造、子来桥头亲水小公园建设、子来桥至西门桥段原农贸市场拆除后建起绿化带、原县茶厂被依法收回建成惠民停车场……近年来,一项项改造,正悄然提升老城区面貌。城市变大变美了,市政设施更完善了,共同撑起了文明“硬实力”。
变化的,还有环境卫生。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拆到位、扫干净、摆整齐、抓美化、保畅通”的标准和要求,各相关部门和乡镇结合地域特点,找准定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县城的生活环境也在悄然“变脸”。
曾经的“脏乱差”被清理了,乱停乱放被制止了,马路更宽阔了,眼花缭乱的广告牌拆除了,“牛皮癣”小广告消失不见了,“蜘蛛网”电线下地了,蟾溪水变清了。每栋楼房干干净净,夜里灯光璀璨,早晚的东区广场、蟾溪栈道、三峰公园锻炼的散步的成群结队,山城四季有绿、三季有花,一切都开始有秩序,讲卫生。
“创建文明县城以来,市民的文明素质也在提升,现在地上的垃圾明显比以前少了,我们是个大家庭,只要大家都努力,我们的县城就会越来越好,生活越幸福!”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工作多年的环卫保洁员对悄然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
变化的,更是精气神。从民生关切中找到民生动力,在人民期望中勇于担当责任。县委县政府着力解决一系列历史遗留问题,将“痛点”“难点”转化为民生的“普惠点”。县领导亲自担任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小组指挥长,对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亲自过问、亲自协调,采取开门接访、主动约访、集中会审等方式化解积案,多举措推进县城开发建设、改造提升、城市管理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一件件为民实事正在落实,小街巷沸腾着欢声笑语,文明之光在山城持续绽放。
如今,公交车上给老人、孕妇让座的人多了,“车让人、人快走”蔚然成风了,见义勇为的人多了,随地乱扔垃圾的越少了,乱闯红灯的止步了,家风越来越正,邻里关系更加和睦。城市有了更多正能量,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宽容友善,自觉礼让的社会风气逐渐浓了。
“城市是我家,创城靠大家”。清新的空气、有序的交通、舒服的居住环境、文明和谐友善的社会风气、生活的幸福感……这些变化,不正是我们老百姓所追求的吗?然而,当我们尽情享受城市带给我们方便和繁荣的时候,当我们踏着经济腾飞的步伐,感受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自己随手扔出去的一只烟头会增加创城工作量,随意弃养的宠物狗可能会让无辜的人受伤,车辆逆行、闯红灯会影响来往车辆和行人安全顺利通过,随地吐痰影响着别人心情?
创建省级文明县城不光是政府的事,我们普通市民更应该把创城当成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自觉承担起维护城市文明的义务和责任。“花香蝶自来”,城市美丽了才会有魅力,才能吸引和聚集大批的人才来投资和兴业,才会加快经济建设步伐,才能使每一个普通老百姓从中受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