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盘”、电信诈骗、“老赖”拖欠工资、房屋租赁机构“跑路”……日常生活中,各类诚信缺失案件层出不穷,普通人稍有不慎就会落入陷阱。9月21日,江苏省文明委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的实施方案》,多方合力、聚焦民生、标本兼治,用真招实招擦亮“诚信江苏”的金字招牌。(9月22日江苏文明网)
聚焦民生,为百姓解决“闹心事”,诚信建设更有抓手。据悉,此次专项治理行动围绕通讯网络诈骗、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失信、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和市场秩序等11个领域的诚信缺失突出问题开展。相比于2018年的19个领域而言,覆盖面有交叉,总体上重点更突出、内容更聚焦,特别是和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很多领域也是群众一直关注的焦点甚至“痛点”,只有着力推动解决老百姓的“闹心事”,诚信建设才会给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
重拳出击,让不诚信寸步难行。要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就要针对群众关注的问题,联合惩戒机制更加到位,令失信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除了法院常态化开展集中执行行动,用足用好现场搜查、罚款、司法拘留以及限制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强制措施,对于依法制裁转移财产、逃避执行行为,依法打击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犯罪。这样,才能让不诚信寸步难行。
构建诚信体系,需要攻坚克难。无论是江苏这次专项治理既着眼治标,部署解决诚信缺失突出问题的攻坚行动,还是明确提出今年12月底前取得实质性成效,都需要标本兼治,只有地方在拿出未来长效制度机制推动诚信建设,形成系统完备、路径清晰的操作指南,才能加快推进诚信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督促不诚信专项检查更好“回头看”,构建完善防范骗取社会保险的技术防线,形成打击不诚信的天罗地网,针对屡禁不止的各种不诚信问题发展,从源头治理彻底铲除不诚信滋生土壤。
让诚信成为共同追求,需要督促把关。今年疫情期间,口罩供不应求,市场上出现了囤积居奇、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诸多问题,如何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要求,诚信建设更需要重点围绕市场准入、质量检测、出口监管、规范认证、违法查处、提升服务上下功夫,才能推动诚实守信成为市场主体和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
通过信用体系建设,构筑诚信社会的基石。完善信用制度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只有让信用管理真正有法可依,推进诚信建设才会招招有力,让诚信的“金字招牌”更加明亮如初。(福州文明办雷沛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