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们奏响乐器,在社区开展文明宣传。金尚社区供图
文明风9月11日讯(通讯员 杨庆山 林丽君)每周三是厦门市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日”,这一天,在社区党委的组织下,党员志愿者们或忙着洁净家园、或入户慰问老人、或礼遇公交司机、或开展文明宣传……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幸福在家门口升级,依托“金”服务品牌导向力。金尚社区党委积极引导组织亮目标,党员亮身份,形成“近邻”基层治理模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区落地生根实现德、法、信、治、爱的五“尚”建设。
“尚德”提境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期间,金尚社区的孩子,虽无法出门玩耍,但他们声音依旧通过一场 线上活动,传递到邻里、街区。
这是社区组织的线上诵读、绘画活动,社区居民用特殊形式向抗疫工作者致敬,将邻里的心紧紧系在一起。
事实上,这只是社区众多活动中的一小项。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文明实践,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实施“筑巢引凤”“反哺社区”两个计划,引进社会专业机构、专门人才到社区开办红色学堂、亲子国学班、家风家训成长营,举办“感恩行”“成长礼”“我们的节日”等活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受广大未成年人的喜爱。
同时,社区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开设雷锋讲堂,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日”,11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并培育道德典型,营造“五赞”文化,开展身边好人、先进人物、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通过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掀起见贤思齐热潮,先后涌现出赵亚娟、陈素珍、高金聪、张丽等模范。
“尚法”提能
推进基层法治文化新发展
“居民下单,专家上菜”。每月,金尚社区都会举办百姓法治讲堂,根据辖区发生的纠纷、案件的类型,精准组织受众,并邀请律师、银行行长、党支部书记、片警等前来授课。
同时,社区搭建社区、小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聘请法律顾问、与公证处共建,开通法律咨询服务热线,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除了做好服务,社区还下大力气,提升装备设施。社区建成全省首个法治文化广场,设置4个浮雕、10座雕塑、20平米LED电子屏、10米宣传栏,系统介绍我国法治历史进程、法律体系,播放法治动漫、法治故事等宣传片,在居民中营造学法、守法、尊法、用法氛围。每年,在广场开展各类法治宣传活动达25场次。
小区警察、小区医生、小区律师、能人贤达等专业人才、治理能人到小区治理队伍中。金尚社区供图
“尚信”提诚
助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信则立,不信则废。金尚社区重视诚信建设,把诚信建设当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多方发力,在居民、单位、商圈持续推进诚信教育,打造诚信社区,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社区在商户集中的步行街打造尚信街,新建具有闽南特色的诚信文化墙,规范设置商家店招,成立商家自治联盟,签订“诚信经营”承诺书,动态评选“百分诚信”“百分满意”商家。
同时,在社区、小区开展“呼唤诚信,共筑诚信”主题党日、亲子“大手拉小手,诚信齐步走”活动,在居民、单位、商圈持续推进诚信教育,打造诚信社区,推动诚信体系建设。
“尚治”提效
打造社区治理“金尚经验”
自2008年开始,社区在每年5月都会举办“和谐邻里节”活动,开展各项文体赛事,发放“友缘速递”睦邻卡,拍摄“楼道福”,评选“十佳”好邻居、好楼栋。12年的坚持,让8个居民小区,1.4万名居民团结在一起。
共商共议共管共治。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形成“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联动、小区业主共同参与的小区治理格局,同时吸纳小区警察、小区医生、小区律师、能人贤达等专业人才、治理能人到小区治理队伍中,共商小区治理难题。
据了解,社区党委在全省还首创一事一听评的“事务听评会”。对重大事务和居民关注的焦点、难点问题,通过多方沟通和对话协商,让党员、群众和驻区单位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到社区事务的决策中来,培育了“公共精神”。
近年来,社区共召开听评会35场,协调会160余场,征集1500 多条合理化建议,解决了公交车迁出小区、法治文化广场建设、小区停车管理、广场舞扰民、垃圾分类等十几个难题。
“尚爱”提温
标刻文明新高度
不久前,久久爱心志愿服务队荣获厦门市“2019年暖心公益项目”。这个成立于金尚社区的志愿团体,经过11年的发展,从只有一名队员发展成为拥有超过300人的队伍,平均每月服务约1000人次,先后有100多家理发店参与到团队中。
奉献爱、收获爱、传播爱,除了成立志愿服务联盟,社区还常态化开展五大“爱心服务计划”,助力“爱心厦门”建设。
慰问帮扶计划每年慰问困难、残疾居民等对象500多人次,发放慰问金400多万元,结成32个帮扶对子,为16名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紧急救助“平安铃”;爱心义剪计划为辖区内长者、残疾人、公交司机、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爱心基金计划建立常态化献爱心捐赠平台,多渠道积累“爱心基金”,社区慈善驿站每年募捐到的爱心善款超10万元,帮扶特困人员以及遭遇重大灾难家庭渡过难关;爱心衣柜计划则与公益组织、媒体联手,将收集来的新的衣服捐给内地山区贫困人员,不能穿的制成爱心拖把、爱心地毯等赠送居民;爱心血液捐赠计划与市中心血站共建,献血车定时定点开进社区,涌现出了多次获得国家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白志鹏、卢远超等先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