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报告客观记录个人信用历史,目前主要有三种查询方式
“前段时间因为要申请房贷,我想查看一下自己的信用记录,于是就登录了央行征信中心的网站,下载了信用报告。”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昊说,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自己的信用记录。“个人信用报告内容挺丰富的,包括基本信息、信贷记录、非信贷交易记录、公共记录、查询记录等,整体看下来,我的信用报告没有显示还款逾期等问题,这样我就放心了。”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运行和维护的征信系统已成为世界上收录人数最多、数据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征信系统,基本上在全国范围内为每一个有信用活动的企业和个人都按照统一的格式标准建立了“信用档案”。截至去年底,征信系统已收录10.2亿自然人、2834.1万户企业和其他组织的信息。去年,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累计查询量分别为24亿次和1.1亿次,日均查询量分别为657万次和29.6万次。
“信用报告记录了个人借债还钱、履行合同、遵纪守法等信息,是个人信用历史的客观记录。”黄大智说,对个人来说,信用报告主要用于银行信贷和信用卡审批,对整个社会来说,信用报告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信用报告如此重要,应该如何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
记者了解到,目前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现场查询,目前全国各类查询点向公众提供柜台、自助终端查询服务,现场查询地址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站查看。二是互联网查询,公众登录互联网个人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注册用户成功后,提交查询申请的次日可以获得查询结果。三是通过获得授权的全国性商业银行的手机银行查询,记者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著位置,均找到了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入口。
“个人征信系统大大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信用意识。”黄大智说,随着征信系统建设的逐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中的惩戒机制让失信者、违法者付出代价,失信者的失信成本大大提高。
避免过度负债,养成良好还款习惯,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公众应该如何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
“要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最重要的是考虑自身实际需求和偿还能力申请贷款,量力而行,避免过度负债。还要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按时足额还款,避免出现逾期,尤其不要产生连续逾期,一旦逾期要立即补足。”黄大智建议,个人应及时查询信用报告,对自己的信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在查看时重点关注本人基本信息是否有误,信用报告中记录的逾期等信息是否与实际一致,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申诉。
在采访中,不少银行信贷审批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表示,对个人信用报告必须悉心呵护。
薛九艳建议,个人信息发生变化后,要联系业务办理银行及时更新预留信息,尤其是联系方式。每次对外提供信息时,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确保个人信用报告上展示信息的真实和准确,避免银行在使用信用报告识别客户资质和风险时出现偏差。
“个人在办理贷款或使用信用卡后,要按照协议或合同约定及时还款,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因为特殊原因暂时没有还款能力,要及时联系业务办理银行,妥善协商,争取调整还款安排,避免形成逾期记录。”薛九艳说。
一旦有了不良记录,是否还能消除呢?我国《征信业管理条例》规定,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需要注意的是,“5年保存期限是从不良记录终止日开始计算的,也就是如果借款人发生了逾期等行为,自还清欠款后,不良记录还会被保存在个人信用报告中5年,5年过后不良记录才会被删除。如果借款人出现了不良记录,但一直都没有处理,那么这笔不良记录将一直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存在,不管是过5年还是10年,不良信用记录都不会被删除。”黄大智说,千万不要轻信社会上一些打着“信用修复”的旗号、号称“可以修改不良信用记录”的公司,违规修改信用记录属于违法行为。如果确有欠款,个人要及时还款,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记者 葛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