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区志愿者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湖里区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6月24日讯(通讯员 邹玒 陈妙真)厦门市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积极探索符合辖区特色的路径模式,凝聚壮大全区志愿者的热情和能量,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扶持志愿项目,培育志愿队伍
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申报工作,进一步梳理湖里区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项目,加强组织引导和孵化培育,挖掘打造一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及优秀志愿服务队伍。
本年度,湖里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共有42个志愿服务项目提出申报,最终有7个项目获批成为湖里区首批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区志愿者联合会组织专家评审团对获批项目及其志愿服务团队进行了调研,根据项目的实际运营情况提出评估意见和建议,后续还将对项目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对志愿服务队伍提供培训指导、资金和资源链接等支持,着力打造湖里区志愿服务优质品牌,切实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提升志愿机制,加强阵地建设
为推动全区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建设,逐步完善志愿嘉许回馈机制,湖里区于6月启动一、二星级志愿者认定及厦门市三、四星级志愿者推荐工作。
同时,湖里区把阵地建设作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有效载体,通过广泛使用“爱心厦门”标识、加强重点区域的志愿服务工作驿站建设、搭建志愿服务供需对接平台等方式,持续加强志愿服务阵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工作站及各类公共场所共加挂“爱心厦门”标识1500余处;在海堤纪念馆、区图书馆等重点场所增设志愿服务驿站,对国际邮轮中心志愿服务驿站进行提升改造;开展全区志愿服务队伍摸底,共梳理应急救援、法律维权、爱心帮扶、生态环保等各类队伍329支,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库,方便群众按需对接;在每月向省市级文明单位、文明社区发布的工作提示中,要求使用志愿厦门平台进行队伍登记注册、活动申报、发布及服务时长的录入,逐步规范志愿服务管理体系。今年以来湖里区在志愿厦门平台新增注册志愿者4294人。
金安社区启动“菁英计划”,培育志愿者骨干。湖里区委文明办供图
培训志愿骨干,激发志愿活力
金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携手专业社工打造志愿骨干小区治理能力提升项目,以打造“志愿工匠”为理念,坚持党建引领,着重发挥志愿者带领居民共同参与小区治理的作用,探索具有金安社区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模式。
本月金安社区启动“菁英计划”志愿者骨干讲师成长营,以培育志愿服务讲师为目的,聚焦志愿服务体系化、志愿服务意识提升、服务项目精准化,提升志愿骨干参与小区治理能力等内容,将经验转化为知识产出,打造属于金安社区的志愿者培训课程,既可以对内培育新的志愿者,又可以对外输出培训课程,实现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调研群众需求,定制课程活动
为深入了解辖区居民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了网上问卷调查活动。通过编辑微信公众号信息、制作二维码和小程序,利用辖区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微信公众号平台进行广泛推送。投放两周时间已回收有效问卷5000余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涨,纷纷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建言献策。
此举不仅提高了居民对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更为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明确了方向。各个站点将根据后台大数据对现有课程设置做出调整和提升,确保输出的课程和活动更精准地服务广大基层群众。
五是开展多样活动,弘扬文明风尚。5月22日下午,湖里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精心打造的主题活动“新兴产业之旅”在海西MCN产业基地拉开序幕。活动以体验式宣讲的方式让钟宅青年们深入了解MCN产业,揭开“直播”的奥秘。6月9日、12日,湖里区组织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开展“抗击疫情为爱逆行”无偿献血活动。来自全区35个机关、单位339名党员干部职工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到89900ml。六一国际儿童节,相关职能部门各展所长形成合力,爱心助学、关爱困难儿童以及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工作有序开展,把“爱心扶幼”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湖里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孩子们在家门口打造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大课堂,培养青少年爱科学、爱生活、爱家园、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接下来湖里区还将针对中年、老年、父母等群体定制教育亲子、文化传承等基层宣讲活动,积极创新传播方式,为居民们带来信息时代的新生活新体验。(中共湖里区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