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 永泰县
福建永泰:树乡风文明 促乡村振兴
http://wmf.fjsen.com 2020-05-11 17:10:23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2020美丽乡村旅游季启动仪式文艺汇演  永泰县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5月11日讯(通讯员何丽钦)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为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使村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定,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永泰县嵩口镇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夯实乡风文明物质基础,并通过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开展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摒弃陈规陋习、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使全镇3.2万多村民崇德向善、孝亲敬老的社会风尚愈加浓厚。

新时代文明实践,推进文明乡风建设

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的阵地作用,嵩口镇对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和活动资源进行整合,按照有标识、有场所、有制度、有计划、有队伍、有活动、有成效的标准,因地制宜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1个。

为筑好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嵩口镇以组建志愿服务队为基础,吸纳整合包括村两委在职人员、乡贤能人、“五老”人员、退休文化工作者、文艺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等在内的社会多方力量,全方位多样化开展志愿服务,提供学习休闲场所,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成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大本营。

2020年以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由志愿者、好人代表带头践行做文明倡导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全面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整治村落环境,努力把辖区内的行政村建设成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群众满意的文明村居。

文明创建评选活动,提振群众精气神

嵩口镇将家庭作为基本单位,通过“星级文明户”“嵩口故事会”“最美家庭”“最美阳台”“最美婆婆”“最美媳妇”等创评活动,培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村镇和谐的农村社会新风尚,推动移风易俗,促进乡风民风持续好转。同时,嵩口镇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宣传古镇急公好义、耕读传家、诚信商贸等优秀传统文化,完善村规民约,如嵩口中山打猎队文化,杨家祠堂家风家训文化,弘扬向善向上社会正能量,如今,人人争先进、户户讲文明,在嵩口镇已蔚然成风。

镇级综合文化站,丰富村民精神生活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既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发挥好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嵩口镇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镇现有镇级综合文化站1个,下设数个分站点,有公益图书馆、民俗博物馆、伬唱民乐活动点等,全部面向全镇群众和游客免费开放,每周开放42小时以上。其中公益图书馆被评为“全国示范农家书屋”。创新型提出“鸟巢书屋”的做法,入选文化部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城市具有典型示范和借鉴意义的20个特色亮点之一。民俗博物馆按照修旧如旧的仿古风格进行布馆装修设计,突出“耕读文化”主题,展示农耕文明、古镇历史风貌、乡土特色文化以及古民居文化,完全体现嵩口地方特色。伬唱民乐活动点则充分利用民间宗祠场所,位于距离主站约30米的林家祠堂,内有嵩口古镇老照片展,同时,日常群众的伬唱活动、小学生夏令营闽剧培训活动等都在该场所举办。

一个综合文化站,受益群众数千人。为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的作用,嵩口镇各村通过“村村通广播”、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微信群、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宣传,并以“农家书屋”为载体,开展以农民读书为主题的阅读活动、知识讲座、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节假日期间,孩子们在农家书屋阅读、练习书画,还有志愿者辅导功课,推荐书本阅读,交流聊天进行思想引导。每到春耕,各村优秀种植户聚集在农家书屋相互分享自己的经验,一起学习理论知识,共同发家致富。

抓好环境整治,提升群众人居环境质量

近年来,嵩口镇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质量,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全力抓好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百姓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大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工程,在核心游道内开展庭院绿化试点,加强绿化美化,进一步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2020年美丽乡村“1+3”建设(新建下坂、提升芦洋、村洋、龙湘),重点抓好高速口到镇区沿线环境整治。同时通过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最美庭院”、“最美阳台”评选,引导村民们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做好家庭卫生,清扫卫生死角,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物,使比环境优美、比干净整洁之风在全镇悄然兴起。

文明之风徐徐来,乡村振兴奏华章。乡风文明建设,需要创新思维、正向引导,让群众在参与中有荣誉感、成就感、获得感,如今,嵩口镇劲吹文明之风,浸润着每个村民的心田,群众参与度逐年提高,获得广泛、热烈的反响,不但增强了群众凝聚力,还创造性地让农村新文明、新风尚深入民心,持续传播。(永泰县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