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宣传“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建阳区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4月10日讯(通讯员 李璐)今年清明期间,为了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减少人员集聚性感染,建阳区暂停了部分线下现场祭扫,通过开通多样化“云”端祭扫渠道,方便祭扫群众遥寄哀思,同时采取限制现场祭扫人数、提前预约、错峰限流等方式,有序开放线下祭扫。
网络祭扫守住“防疫”战果
清明节是祭扫的高峰期。为了满足疫情防控期间的祭扫需求,建阳区登高山烈士陵园大力倡导网络祭扫,多家陵园更是推出了由当地工作人员“代祭扫”的全新方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仅有4800户居民选择现场祭扫,数据远低于往年。13户居民选择由陵墓工作人员代为祭扫,超过20万人选择通过网络祭扫平台服务缅怀先人。
据悉,为了加强宣传网络祭扫,全区共张贴《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清明节祭扫的工作的通知》800余张,宣传车15天全天无停休。真正做到疫情期间,没有宴席、没有喧闹、没有串门聊天。
党员做表率践行初心使命
数据计算很重要,现场防控更是不能掉以轻心。清明期间任务重,人员紧。为了不让祭扫服务因疫情打折扣,广大党员主动牺牲节假日、午休时间,从7:00至16:00全时值守,7天共出动560余人次,坚守岗位。麻沙的纪检专干孙虹表示为了不影响值班执勤,自己特意提前一个了礼拜祭扫逝者。在她看来,清明祭扫更多是一种形式,只要有“心”就好。据悉,像孙虹这样为了保证值班执勤时间的党员干部不在少数,他们均选择错时祭扫等方式,确保值班执勤时能够到岗到位。
建阳长安公墓的工作人员介绍,依托微信公众号等服务渠道,提供更加便民可及的祭扫服务。严格落实疫情防护措施和人员分流管控措施,做好祭扫人员流量关口前置管控。实行分区管理,精细安排祭扫人员入内,严防发生聚集性感染。清明期间公墓管理处只有一个大门可以通行,来往人员需要体温测试正常后方可进入。为了保证市民知悉,工作人员提前通知准备现场祭扫的市民错峰进入墓区,开通微信预约等方式,保证一户不超过三人祭扫,做到防疫祭扫两不误。
减轻负担深植文明生活理念
文明祭扫是建阳区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旧习破除,新风扑面。自春节伊始,全区3600多名在职党员及数千名志愿者通过电话、微信和上门入户等方式开展摸排活动,到村、居民家中劝导春节期间喜事不办,丧事简办,不聚餐、不打牌、不串门。
疫情限制了祭扫人流,却也成为倡导文明祭扫的契机。与往年相比,今年清明期间的祭扫方式更多元:燃放鞭炮、焚烧纸钱的方式逐步被网络敬献鲜花、书写寄语、祭拜先人等绿色文明的祭祀方式所取代,群众足不出户,通过网络就能缅怀先烈,表达追思之情。“今年第一次通过网络点击‘点击’花篮代替纸钱,其实两者是一样的,都是表达我们对逝者的思念,但前者更加环保,我们要慢慢接受这种新方式。”市民周先生说。
不见纸灰满天,只见满园春色。在实地走访过程中,陵园环境相较往年的确有了很大改观:往年环卫工人一车一车地往外拉纸灰,而今年在公墓周围几乎听不到燃放鞭炮的噪音。倡导网络祭扫在降低实地祭扫人数及祭扫活动聚集感染风险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了绿色文明的殡葬新风。
鲜花与“云”同步行,清明祭扫作为一种传统习俗,重于心、不拘于行。祭奠方式虽然随着时代变化,但不变的是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南平市建阳区委文明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