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福州 > 罗源县
罗源县清明节:文明祭扫 同心抗疫
http://wmf.fjsen.com 2020-04-08 17:47:32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罗源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县烈士陵园开展移风易俗 文明祭扫志愿服务活动  罗源县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4月8日讯(通讯员 吴惠爱)根据省市文明委有关工作部署,为进一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形势下的清明节祭扫活动,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新风,罗源县以“文明祭扫 同心抗疫”为主题,积极组织各乡镇(学校)、各县直单位开展各类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群众以新形式进行清明节祭祀,确保清明祭扫和疫情防控双安全、两不误,让别样清明更清新、更文明。

广泛动员 精心部署 倡导文明祭扫

为做好防疫时期特殊的清明节祭扫工作,营造文明、环保、节俭、安全的祭祀氛围。罗源县委文明办广泛动员,向县各级文明单位印发了《罗源县关于开展2020年网上“清明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等文件,利用“文明罗源”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祭祀倡议书《网上祭英烈|这个清明 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罗源县:2020年清明节“文明祭扫·同心抗疫”倡议书》等,倡导文明祭扫、移风易俗的文明理念,号召广大干部群众采用文明祭祀、网络祭祀等现代文明、安全、绿色的祭祀方式,进行网上献花、留言寄语、拍摄音频等形式追思先人,文明祭祀。全县各级文明单位积极响应,组织发动广大职工纷纷开展网络文明祭祀活动,主要通过互联网、微信、QQ、抖音等平台开展“清明祭英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刊播《移风易俗 网络追思》平面公益广告、视频、横幅等,利用各县直单位、各文明学校、社区、沿街店铺LED显示屏滚动播放文明祭扫宣传标语,加大文明祭扫宣传,提倡广大群众以网上祭祀、鲜花祭祀等健康、文明的祭祀方式祭奠、缅怀亲人。

主题活动祭英烈 别样清明一样情

今年清明节恰逢疫情,暂停现场祭扫或集体共祭活动,但祭扫重在心而不拘于形,于是云祭祀、云朗诵、撰文寄情……成为当下寄托哀思的主要方式。自“网上祭英烈”活动开展以来,全县中小学生以“云主题班会”“朗诵清明小诗”“手抄报 ”“撰写感言体会”等方式参与线上祭祀互动。此外,还有机关党员干部、烈士亲属、退役军人以及社会各界群众纷纷参与活动。截止日前,全县共累计参与线上“网上祭英烈”网络文明传播活动近1.9万人次,近千人进行转载、发布。其中,罗源县凤山小学积极开展“清明祭英烈 争当好少年”线上主题活动,通过线上主题班会、网上祭祀、主题手抄报、诗朗诵等活动,不断加强青少年文化传统和时代精神教育;罗源县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以“线上相约”的方式,用声音歌颂先烈,用笔墨纪念英雄,立志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做美德少年。罗源县委宣传部、县财政局、县农业银行、县税务局等各文明单位全体干部职工通过福州微文明微信公众号网上祭英烈活动专页,学习英烈事迹,向抗疫英雄和先烈致敬、献花、签名寄语等方式,向英烈寄托哀思。罗源县人民检察院开展“移风易俗”主题文明新风“云”党课,通过移风易俗倡议书,号召党员干部们从自身做起,从现在身边做起,将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签订移风易俗倡新风承诺书与清明节文明祭祀承诺书,用实际行动开展文明祭祀。

志愿服务暖清明 让文明创建深入人心

“网上祭英烈”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罗源县各文明单位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线下同步开展清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共开展清明节文明实践宣传活动近150余场。其中,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园举行“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集中祭扫活动,向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向烈士林可彝和革命烈士墓前鞠躬、敬献鲜花,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罗源县公安局党员志愿者来到烈士遗属家中开展结对帮扶、走访慰问活动,并送上美好祝福和慰问金。凤山镇南门社区老干部志愿者们深入公园、街道开展“移风易俗 共创文明”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向行人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及《关于疫情防控期间文明祭扫的通告》,倡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文明祭扫,传树文明新风。县工信局执法大队人员在清明节期间到各餐饮业宣传“文明餐桌”活动,倡导使用公筷公勺、拒绝野味,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不正之风,弘扬文明用餐新风。罗源百货公司志愿者将《文明祭祀倡议书》发放到居民手中,倡导居民以网络祭祀等方式开展祭祀活动,号召居民文明祭祀,从我做起,为抗击疫情助力。罗源县商业总公司志愿者们在清明节期间深入罗源城区各酒店、餐馆开展“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 养成文明饮食习惯”主题宣传活动,宣传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对人类身体的伤害、树立饮食文明新风尚。

别样清明祭、一样追思情。罗源县疫情防控下的清明节,不拘泥于形式,因势利导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别样的方式让文明新风扑面而来。(来源:罗源各文明单位 罗源县委文明办综合整理)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