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分站来稿 > 泉州市 > 安溪县
安溪生态环境局:牢守防疫“隐蔽战线”
http://wmf.fjsen.com 2020-03-19 10:11:52 林赐生 来源:安溪生态环境局 责任编辑:薛逸群

文明风3月14日讯(通讯员 林赐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泉州市安溪生态环境局的“环保铁军”默默守卫着医疗废物安全处置、饮用水安全和企业环保设施运行的关键防线,守护着茶乡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处置医疗废物2.18万公斤

医疗废物、废水所含的致病细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污水的几百倍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或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必须由专业人员按照严格的程序操作,快速做好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等各个环节工作,彻底斩断病毒的“后路”。

“医疗废物是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关口,如处置不当,后果不堪设想。”安溪生态环境局局长刘升鹏介绍,疫情发生后,安溪县第一时间成立疫情环境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对从医院出来的感染性医疗废物实行全过程管控,第一时间处理,全面保障属地医疗废物应收尽收、应处尽处、日产日清。

为了确保安溪县辖区内38家医疗机构和43处隔离点的医疗废物、生活垃圾全覆盖收运、全过程监管,安溪生态环境局80名干部职工分头联系挂钩,常态化无缝监管。同时,充分运用生态云等远程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医学观察场所每日实施远程视频监督检查工作。

挂钩县医院医疗废物处置工作的污防股负责人李金城介绍,医疗废物有着十分严格的处置流程。为此,我县主动对接泉州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由其负责转运医疗废物,做到日产日清。处置过程中,医疗废物的收集、包装、密封,转运过程中运送车辆、路线、卸载及焚烧处置都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泉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至今,安溪县共收集处置医疗废物21800多公斤,其中涉疫医疗废物1250多公斤,全部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置。同时,环境监测站加强医疗废水处置,确保晋江西溪上游水质安全。

出动执法人员800多人次

疫情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宅”在家中,自我隔离。个人防护用品如口罩、一次性手套、护目镜等防疫废弃物明显增多。居家消毒和公共场所消毒也可能给饮用水安全带来隐患。为此,安溪生态环境局组织环境综合执法大队、环境监测站、生态股等技术力量加强对垃圾焚烧场、城市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源开展环境监测,确保各项指标安全。

位于城厢镇涝港的瀚蓝固废处理有限公司,每天从各小区、乡镇运来的生活垃圾源源不断地进入垃圾收集车间,并进行焚烧发电处理。环境综合执法大队队长许培芳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我县在各小区、公共场所设置“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按照“先消毒收集、再消毒装运”的标准,采取专人、专时、专车、专线、专箱全密闭的方式运输转运垃圾,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发现你院污水设施已损坏,请你们限期整改完成。”不久前,我县某乡镇卫生院收到一纸通知。原来,生态环境局在对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的检查中,发现该该卫生院污水设施损坏。工作人员立即给卫生院发生整改通知书,并现场监督卫生院更换污水处理设施,更换前做好手工加药处置。

“我们采用现场检查、查看在线监测数据、远程视频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全县污水处理设施进行跟踪督导。”生态环境局主任科员林碧海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执法大队先后出动执法人员800多人次,对辖区内医疗机构的医疗废水和隔离场所生活污水进行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并组织立即采取应急处理处置措施。

护航企业运行环保设施

安溪县各企业复工复产有序进行。安溪生态环境局通过审批提速,靠前服务,为企业当好服务员、指导员、宣传员,在守住疫情防控环境安全的同时,积极开展帮扶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各项工作,坚决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消毒、安装、调试、生产……2月26日,位于官桥镇湖里园的健为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的无菌车间内,崭新的机械设备正在高速运转,机器声此起彼伏,不断运行的流水线上,两条生产线开足马力加紧生产一次性口罩。从引进到落户,这条生产线的建成仅用了3天时间。

健为医疗的落地生产离不开我县各部门提供的“妈妈式”服务,其中环境审批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为此,安溪生态环境局优化审批服务,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对像健为这样的疫情防控急需的医疗卫生、物资生产项目采取先备案后办理,特事特办,容缺办理。

企业复工方面,安溪生态环境局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产帮扶,将服务指导送入企业,督导企业制订科学规范的复工复产污染治理设施调试方案,确保复产工作稳步有序实施,为复工复产企业织就一张“疫情防护+生态保护”网。一阶段来,安溪生态环境局组织人员深入闽华、凯鹰、圣能、三元集发、英发等十多家企业,察看企业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对其污染防治中存在的不足现场指导,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全力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安溪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