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疫情,公共文化服务场馆暂时闭馆,线下文化体验按下暂停键。闭馆不闭网、资源汇“云端”。在这个特殊时期,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纷纷开启“云端”模式,推出安全便捷的在线服务。各地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创新实践大大丰富了疫情防控“宅生活”,也为下一步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新启示新思路新方向。(新华社 2020年3月9日)
疫情当前,虽然线下文化体验按下暂停键,但是各地文化馆却充分利用科技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形式多样等特点,架起“云”桥梁,丰富人们的“宅”生活。这是汇聚科技力量,运用科技服务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形式创新,在特殊时期满足了人们对知识、艺术的需求,是一种及时有益的探索,值得推广、借鉴。
越是宅在家,越是要注重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要关注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关切,这是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长时间宅家,人们容易产生消极、厌倦的心理,此时推进“云端”数字服务的实践创新是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然要求。从“云端书屋”“云端传统文化”再到“云端文物”,“云端”公共文化服务平台的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通过“云端”让各地公共文化服务走近百姓,它们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阅读文本,更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云展览”“云文物”等转化为电子资源,让人们轻轻滑动手机屏幕即可徜徉书海、文物及各类展厅。
徜徉“云图书馆”,人们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子读物,徜徉书的海洋,感受知识的力量;徜徉“云展厅”,人们和各类艺术创作作品面对面,迎面感受的是高雅艺术的熏陶;徜徉“云文物”,人们仿佛和过去进行着一场历史对话,感受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云”桥梁让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各类文化饕餮大餐,引领人们感受阅读魅力,引导人们关注历史,走近艺术作品,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艺术审美能力。
线下暂停,线上启动。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架起“云”桥梁,为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奉上更加丰富的精神大餐。(厦门市文明办 陈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