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义务救援队与高速路口的执勤人员合影 晋江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3月5日讯(通讯员 靳雯 )3月5日是全国第57个学雷锋纪念日。此时此刻,疫情阻击战硝烟仍未散去,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更有非凡的意义。疫情面前,他们也是“逆行者”!这群人之中,有铁肩担责的公职人员,有鱼水情深的村居干部,有急公好义的爱心人士,有返乡过节的青年学生,也有各行各业的行商坐贾、工人农民、凡间大众……据不完全统计,从除夕至今,晋江20000多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危难时刻勇担当 白衣天使战“疫”在前
武汉疫情暴发后,作为晋江选派支援湖北的首批医护人员,晋江市中医院的两名护士郭龙燕和张丽碟于1月26日驰援武汉,战斗在抗疫的最前线。
郭龙燕是晋江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已经工作7年多,是病区的护理骨干,接到选派支援人员的任务后,郭龙燕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
“我不怕危险和困难,就怕能力不够拖后腿。”郭龙燕说,刚到武汉时,她们担心长发附着病毒,造成交叉感染,便借来剪刀,与同事互相剪去蓄了一年多的长发。由于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口罩、护目镜,她们的脸上不是起了水泡就是磨破了皮,但无怨无悔。
1月31日晚,福建省支援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医疗队临时党委成立。这让郭龙燕振奋不已。在出征武汉前,她多次想申请加入党组织,但担心自己不够优秀。在收到派遣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前线的消息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向医院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和请战书。她相信,自己已做好准备,在危难时刻迎接更大挑战,接受党的考验!
2月2日,郭龙燕随福建医疗队转战武汉最大的传染病专科医疗机构金银潭医院,参与接管两个病区,每个病区40~50位病人。郭龙燕说,变的是援助地点,不变的是使命、责任和担当。
与郭龙燕同行的张丽碟,从事护理临床工作已有8个年头,原在外科监护病房从事护理工作。在出征武汉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张丽碟写道:“我将把投身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磨刀石和试金石,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坚守岗位、扎实工作,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与郭龙燕一样,她先后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和金银潭医院上岗,承担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包括重症感染者的收治、护理。
张丽碟说,能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来到最需要的地方,她内心感到无比骄傲。这里工作压力很大、任务很重,但每当她感觉很苦、很累、很想家的时候,就能看见身边许许多多的共产党员,他们勇敢坚韧,碰到困难冲在最前面,苦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和他们一起奋战,她成长了许多,坚强了许多,她也希望能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武汉是一线,晋江的医疗机构也是前线。疫情暴发以来,坚守在岗位上的白衣战士们,竭尽全力护卫一方生命的安好。
自1月24日起,晋江市疾控中心员工就日夜奋战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前线,许多员工每天休息不到6小时,多名员工带病坚持工作。晋江市报告的20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及2例阳性检测病例均得到有效处置,疫情未在社区蔓延。
1月24日以来,晋江市疾控中心共出动流调、消杀、检验人员近1100人次,开展流行病调查病例、密切接触者、共同居住者、一般接触者176人,消杀疫点35个,检测新冠病毒核酸标本1100份,入村、进户、到单位开展防控技术指导培训106次,投入近100万元经费采购检测试剂和应急物资。
晋江市医院成立了防控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院本部、开发区院区、梅岭院区和罗裳新院区的防控工作,全力开展发热病人接诊、确诊和疑似病例收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企业务工人员排查等防疫抗疫和患者救治工作;而晋江市中医院作为战“疫”的“前锋”,也是全省县域首家可以开展新冠病毒肺炎核酸检测的医疗卫生单位,为晋江打赢疫情阻击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线“卡口”志愿红 志愿服务组织联合抗疫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疫情暴发以来,晋江市各个志愿服务组织都行动起来,发挥各自特色,想尽各种办法,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疫情暴发后,为守住交通门户、防止病源输入,晋江有关部门在5个高速出入口设置交通卫生检测站。晋江市义务救援协会的志愿者们协助交通、交警等部门和医护人员,对过往车辆进行车辆信息登记、乘客体温测量和现场车流疏导等工作。他们轮班执勤,每日上岗执勤的时间长达16个小时。除了高速路口外,还有不少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村居社区和公共场所设卡执勤的服务中来。
从1月18日开始,晋江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一直奋斗在抗疫的第一线。每年正月都是围头湾的一个旅游旺季。年前,围头村两委、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就关注到武汉的疫情,在上级对景区封闭通知还没有下发的时候,他们就对来游玩的游客进行劝离。随着疫情形势的日趋严峻,景区进行了封闭,但还是有个别游客跑进景区,围头海上义务救护队也积极进行了劝导。此外,圆爱志愿服务队、摇铃慈善协会等志愿服务队也组织队员,开展了执勤卡点的志愿者慰问活动,送去了矿泉水、泡面、一次性医用口罩等物资。
基层战“疫”好帮手 抗疫不分你我
疫情发生以来,很多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无畏地参与到抗疫阻击战中。学校停课,晋江的不少老师不仅“停课不停学”,还成为抗疫的有力担当。
新时代文明实践“侨乡杏坛”教师志愿服务团成员、白兰花教师志愿服务联盟、驰航志愿服务总队负责人吴宝治,春节前就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口罩资源,1月30日策划发起“免费发放口罩”的爱心活动,到2月20日共分批筹集口罩5000多个。同样来自教育界,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心连心服务队的许琳老师主动报名参加小区防疫志愿服务,配合小区进行群众防疫宣传、检查出入证、处理突发事件,并关照小区特殊人群,给隔离人家送去物资,受到小区民众的一致好评。同时,她还开通心理服务热线,撰写战“疫”诗歌,所写的《孩子,别怕》被FM1036福建新闻广播采录并播出。
看不见的战线 发挥特长共坚守
抗击疫情,还有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在宣传工作里、在网络服务上,志愿者们发挥各自专长,与一线人员共同坚守。
今年60多岁的曾添辉是晋江市老年大学乐为志愿服务队队长、书画学会副会长。“宅家不仅能够省口罩,还能为国做贡献。”疫情暴发以来,曾添辉虽宅家中,但他借助老年大学的系、学会及班级微信群,倡议并组织学员用在老年大学所学知识,精心创作,以“美”战“疫”。曾添辉说:“疫情期间,我们坚持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也为疫情做记录和见证,作为一名老党员,能为社会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
灵源街道张前社区青年志愿者吴璇璇积极参与社区宣传,创作了一系列防疫闽南童谣,由女儿录制,通过社区广播向群众宣传。
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乡情服务队的志愿者陈聪艺,也是默默奉献的一员。她积极参与网络文宣防疫志愿服务,在各志愿服务队里挖掘发生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好人好事,把服务队在抗疫期间的爱心事迹广为传播,用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的报道,鼓舞了志愿者的士气。
疫情发生后,考虑到很多学生宅在家里。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教育改变服务队发挥大学生优势,第一时间发起公开招募志愿者倡议,经过筛选,组建12人的志愿者讲师团,以中学生为主要对象开展线上直播,分享大学生活,交流学习经验,并开展科普宣传、传播防疫知识,普及传染病防治法律,帮助大众辨别谣言,为中学生提供心理陪伴、心理抚慰和心理支持,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古邑晋江尽尧舜,遍地英雄下夕烟。广大疫情防控工作者、参与者和志愿者,无惧艰险,不畏困难,用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事迹,谱写了一曲曲平凡人的英雄赞歌。
(晋江市委文明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