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漳州 > 龙海市
奋战“疫”线 的“志愿红 “ 展现龙海文明的力量
http://wmf.fjsen.com 2020-02-17 16:44:45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龙海蓝天救援志愿者参与防疫消杀工作  龙海市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2月17日讯  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龙海市广大志愿者积极响应号召,在当地防控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在专业部门的统一调度下,在做好自身科学防护的同时,依法、科学、有序、专业地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展现龙海文明的精神力量。

巾帼志愿者:不输男儿志

在龙海市浮宫镇疫情防控一线,有这样一群英姿飒爽的”女兵“,她们最大的54岁,最小的24岁,是名副其实的最美”巾帼卫士“。

“巾帼不让须眉”。由龙海市镇妇联组织的巾帼志愿者持续发力,积极行动,尤其是在农村薄弱环节,参与重点区域人员排查管控、民宿、农村民俗活动和庙宇关停等、进村入户宣传防疫。

执勤之余,她们还充当宣传员,拎着“硬核”小广播,走街串巷,巡回开讲,用“接地气”的话语传播疫情防控知识,动员左邻右舍积极参与联防联控工作,守住家庭防线,用小家努力为大家做贡献。同时,巾帼们还不忘为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送上关怀,手把手教独居老人正确佩戴口罩,教留守儿童正确洗手,为他们测量体温、普及健康知识,用细心和真心为家庭除去恐慌,用润物细无声的爱心带领群众对抗疫情,为疫情防控贡献巾帼力量。

青年志愿者:席卷“疫线”的青春风暴

“书记您好,我是新华社区返乡大学生黄楠鸿,我想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当听到这样的请辞,很是感动,一时间所有的疲惫一扫而光。”龙海市石码镇团委书记叶栋杰说道。随后,他马上安排黄楠鸿开展志愿服务,叮嘱做好自我保护。

这个春天,当年SARS期间在长辈们保护下成长起来的90后、00后,很多都像黄楠鸿一样,主动站了出来,默默为这个寒春注入一股股暖流。在龙海团市委的有序有力组织下,全市设置青年志愿服务岗39个,成立抗疫青年突击队16支200余人,投身于医护一线、疫情监测、排查预警、扶危济困等基础性工作,尤其在协助当地党委政府做好探亲返乡人员、疫情高发区流入(滞留)人员的筛查摸底、情绪稳定、困难帮扶和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等一线防疫“战场”,随处可见这些青春的身影,展现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党员志愿者:让党旗在“疫”线高高飘扬

“年轻同志都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我作为一名老同志更不能拖大家的后腿!”正在为进场人员量体温的陈玉琳仍旧干劲满满。

将于今年3月退休的陈玉琳,是龙海双第社会劳动保障事务所的一名党员干部。老党员陈玉琳同志只是龙海广大奋战在一线的党员的缩影。他们是“最美逆行者”,他们更是龙海市勇挑重担、直面“疫情”的党员代表。“让我上吧”,国有需时,3575名党员在不到一天时间内,勇敢地站了出来,成功组建了288支防疫党员突击队。他们有的是机关乡镇干部、公安交巡警、医护人员、村居两委等,也在此刻,于无声息战场上,成了“最美逆行者”,他们在主要路口设置疫情防抗宣传点,进村入户做滚动式排查,不漏一户、一人,越是艰险越向前,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一线中高高飘扬。

退役军人志愿者:再上战“疫”一线

疫情来势汹汹,但挡不住人间真情,龙海的退役军人用行动证明,这场战役每一位人都不是“旁观者”。

“在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形式下,为他人就是为自己,这是积德行善。”这是退役军人、高坑村党支部书记高良河,在入社区作不理解工作群众的劝说。疫情防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高良河10多天来一直没有好好睡过一觉,年前为打通一条断头路还在做群众工作,大年三十,就迅速投入到防控疫情的战斗中,带领村两委对上级的部署不折不扣执行,第一时间入户排查登记,设置检查点,还自掏腰包购买口罩分发各个生产小队。

“诚然许多退伍老兵已不再年轻帅气,但我们身上依然保留着军人冲锋在前的担当精神,军人的刚毅就是铜墙铁壁。”退役军人浮宫镇海山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许章元说,自抗击疫情打响以来,海山村第一时间组成退役军人先锋队,全程参与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村卡口执勤等工作。

2月1日,在榜山镇分管退役军人工作的人武部长袁永前发出倡议后,各个村的退役军人积极响应自愿加入疫情防控中,当日便组建了20支退役军人防控疫情先锋队,人数共107人,大大的缓解了一线防控人手不足的问题。

全市有95支退役军人防控疫情先锋队、561名退役军人奋战在疫情防抗一线,他们用无私无畏精神诠释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优良传统。面对病毒,面对未知的危险,一名名退役军人挺身而出,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矗立,一面面旗帜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以各种方式支援一线,以源源不断的暖心之举,为抗击疫情作出一份贡献。

(龙海市委文明办综合)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