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首页 > 文明要讯
厦门文艺界踊跃创作文艺作品 为战“疫”勇士歌唱助威
http://wmf.fjsen.com 2020-02-10 10:48:16 陈冬 来源:厦门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国画《最美逆行·白衣铁军》。(作者:庄红伟)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非遗影雕《第“疫”线》。(作者:李雅华)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医治病,艺暖心。”疫情当前,虽然各类文艺演出暂歇,但厦门的文艺工作者一直在行动,他们在厦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响应倡议,担负起文艺的使命,发挥文艺的力量,将各自的创作激情,默默化作了对抗击疫情的关切之情。

火热出炉的音乐、地方戏、曲艺、画作、书法、诗词、摄影、短视频等,在社交圈中频频“刷屏”。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文艺作品,再现了疫情防控一线的感人故事和奉献精神,宣传普及各种预防疫情知识,弘扬社会正能量。

在线阅读、云端看展,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本市文化单位,“闭门”期间坚持服务“不掉线”,为市民精神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音乐:为大爱发声

“逆行的行囊,没有恐惧,没有彷徨,白色的衣裳,写满大爱无疆……”疫情发生后,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馆长阙全安“坐”不住了,他写词、谱曲,完成了歌曲《逆行的行囊》的创作。这首歌曲的主题是歌颂白衣天使,基调恢弘大气,开头由“爆竹声声一岁除”的童声引入。

音乐创作人王大伦和吴少鹏共同创作的《厦门战“疫”》,既歌颂了白衣战士“共挽危局平天下、巍巍中华当富强”的豪情万丈,也希望用歌声致敬奋战在疫情一线的勇士们;《拥抱春光》,是一首写给厦门市民、为自己鼓劲的歌曲,由厦门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许善飞创作。整首歌词,许善飞几乎是一气呵成,字里行间充满着阳光和极强的感召力。

1月29日,厦门日报社重磅推出原创歌曲《曙光》,刷爆厦门人的朋友圈。这首歌曲由厦门日报社社长江曙曜担任出品人,厦门日报记者詹文和厦门音乐人包汉龙共同创作,旨在向抗击疫情的每一份坚守与力量致敬。

目前,全市已经涌现了一批以防抗疫情为主题的优秀原创歌曲,如《让我挽住你的手》《万众一心》《用爱守护》《白衣战士》《武汉加油》《爱的榜样》《爱也要坚强》等,以期透过歌声表达“医治病、艺暖心”的拳拳心意。

戏曲:乡音作品接地气

  廖剑青录制快板《再夺抗疫新胜利》图片来源:厦门文明网

如何让战“疫”作品更接地气?厦门的地方戏院团、民间艺人等纷纷在“云端”出现,用厦门百姓最熟悉的乡音,创作一批通俗易懂的作品,引导群众正确面对疫情,加强自我防护。

“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厦门市金莲陞高甲剧团团长吴晶晶,发动全家,在家录制了11段短视频,以曲牌《慢头》《将水》《金钱花》《玉交》作为演唱基调,普通话和闽南语“双语”宣传“保己护家须知”。同是高甲戏人的陈炳聪、张丽娜夫妇也在家唱了起来,一段名为《同舟共济筑长城》的高甲戏,充满了力量与希望,视频剪辑工作由北师大海沧附校音乐老师陈伟顺完成。

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优秀演员庄海蓉、苏燕蓉、曾宝珠、黄小英、简志静、黄娟娟以及部分青年歌仔戏演员,各自在家录制视频、音频,将防护知识与歌仔戏传统曲牌唱腔相结合,情感真切质朴。此外,研习中心还创作了七八段新作。

以南音古谱《梅花操》为背景音乐,通过洞箫与拍板的拟人“对话”,配上简约而又带着一点古风的黑白手绘,向市民宣传勤洗手、戴口罩、少出门等防护措施,这段名为《防范疫情 人人有责》的原创手绘防疫宣传短片,手绘和剪辑部分出自厦门市南乐团“南二代”之手。南乐团还推出了原创南音作品《抗疫情之歌》和《直击疫魔勇逆往》。

厦门答嘴鼓达人郭建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闽南语讲古师吕叶松以及厦门答嘴鼓艺人林志萍,借用诙谐幽默的闽南答嘴鼓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战胜疫情,坚持就会胜利》《积极防控必见效》《这场战役必胜利》等作品,使生硬的防控宣传更容易深入人心。市文化馆馆员廖剑青在家中录制了一段快板《再夺抗疫新胜利》,展示了社会各界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做出的努力,为全体市民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加油鼓劲。

诗书画舞:用心用情加油鼓劲

神圣的白衣代替了喜庆的红,成为这个新春最令人动容的颜色。厦门市美协的会员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在水墨淡彩中勾勒出医护工作者的动人故事。

市文联组织市书协、市诗词学会、市楹联学会联手举办了“携手同心——厦门市防控疫情主题书法作品网络展”,厦门的书法家书写厦门市诗词和楹联方家创作的作品,通过网络展览,歌颂一线医务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感人事迹,激励共渡难关的信念。

厦门小白鹭民间舞艺术中心选用音舞诗的手法,创作了一段舞蹈影像《海誓》,舞者或以男女双人舞、三人舞呈现积极的气韵和张力,或以独舞展现信心和希望,追寻磅礴的大海精神,召唤全民克艰同行,大爱无疆。配乐诗朗诵《宅出来的随想》,则以朴素的文字,描述了人们从困惑迷茫的心理困境逐渐走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听从指挥、齐心抗疫的心路历程。

《祝福》《不会让一个武汉旅客流落街头》……厦门歌舞剧院用诗歌朗诵等形式,为武汉加油、为全市鼓劲;厦门文学院作家李秋沅新作《钟南山:生命的卫士》已完成初稿,正在进行修改校对。该书系“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之一;市摄协、视协会员用影像谱写了医护工作者奋战一线的生命赞歌,也记录下了厦门市民防疫抗疫的日常生活。

微读云展:线上服务不停摆

厦门市图书馆所有场馆,自除夕起暂停了读者服务和各项读者活动。线下闭馆,线上服务却不停摆,读者通过网站、微信和掌上厦图APP等端口,即可畅享海量电子资源,在家阅读、听书、视频学习、查阅资料。

暂停开放后的本市博物馆,也纷纷推出网上展览,市民通过手机方便浏览场馆信息、展览介绍、语言导览、精品文物、三维文物、视频全景等丰富内容。

此外,厦门网还推出“厦门戏曲进校园”专栏,市民宅在家里,就能欣赏到高甲戏、歌仔戏、南音等精彩大戏。(厦门日报 记者 陈冬)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