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队30周年纪念日合影 连江县委文明办供图
文明风11月12日讯 蒲边村位于福州市连江县蓼沿乡西北部是连罗北线交通的重点村落。在这块土地上有革命先辈流淌的抗争的鲜血有蒲边志愿者留下奋斗的身影也有一代又一代蒲边人艰苦创业、建设家乡的豪情壮志。
蓼沿乡蒲边村山脚的住宅群新房林立、街道整洁,一座墙体斑驳剥落、庭前杂草丛生的“炮台厝”静匿其间,默默承载着关于85年前那场战斗的记忆。
1934年8月,苏维埃政府领导的赤卫队、肃反队员50多人,经蒲边驰援先遣队攻打罗源城。当时,蒲边是国民党基层统治与民团势力盘根错节的堡垒,他们以“炮台厝”为据点,扼守蒲边的南大门街口,成为红军游击队进军路上的“钉子”。为保证驰援任务的完成,蒲边青年郑秋官不顾安危,引路包抄民团守兵,反动武装猝不及防,被游击队击溃。驰援的红军游击队准时到位,为顺利攻克罗源县城作出贡献。
“力量对比如此悬殊,红军游击队为什么能够赢得这场战斗?”不少游客问。“答案就在于党和红军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充分发动群众,筑成了一道不可战胜的铜墙铁壁。”讲解员郑龙通回答道。
无论时光流转,始终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是共产党人不变的本色。
由“敌人”引发的战争激发了蒲边人民革命斗争精神,而由知青带来的帮助则浸染出蒲边人民不屈奋斗的品质。1962年6月16日,16名知识青年组成福州市建设山区青年志愿队,来到蒲边,分成三个小组到三个生产队里参加劳动。
蓼沿乡蒲边村老支书丁进通说,他们在福州有工作,有安逸的生活,但是他们放弃那种安逸生活到农村与工农相结合,那时候在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
也许在热血青年的眼中,农村的生活远没有他们最初想象的那样艰难。在蒲边的13年里,志愿队队员参加农业生产,创办集体企业,开办农民学校,辅导农家子弟,一时间,田间地头,溪边檐下,竟有了“田家有子皆习书,士儒无人不识麻”的山村奇观。70多岁的丁进通老人少年时曾与他们一起参加农业生产,回忆起那段往事仿佛还历历在目。
据丁进通介绍,在蒲边的十三年里,志愿队队员持笔从农,艰苦创业,带领群众创办兰水水电站,引电入户;创办碾米综合加工厂,人力不动,用“电”动;开辟良种试验田,过去一辈子一粒种,今天一亩地两亩量;创办夜校扫盲班,推广农技讲座,白天种田、炼山,晚上家访、开课。
房檐下,单字一尺见方的标语——“红军(志愿者)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虽历经风雨,仍清晰可见。这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人对自身初心和使命朴素的概括。
时光荏苒,在这支队伍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如今处处换了模样。高耸的门楼、宽敞的村道,小吃铺……走进浦边村,人们被眼前的场景深深吸引。
1975年,上山下乡结束了,但这些志愿队队员与蒲边的故事却延续至今。回城以后的他们把蒲边当成第二故乡,带了一些华侨来,办了很多事情,前前后后支持蒲边办事业,光资金大概有两三百万。搞了老人活动中心,使老人有地方玩,搞了公园,晚上可以跳舞,办了学校,建了学校教学楼、教师宿舍楼,还有蒲边的环村公路是他们支持建起来的。
在革命斗争精神与蒲边志愿精神的双重熏陶下,蒲边人民艰苦创业建设家乡,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如今走在蒲边村里,可以欣喜地看到在宽大笔直的公路两旁,一幢幢新房鳞次栉比,公园、广场、文化活动中心等休闲场所配套齐全。
“战争年代浦边几乎家家都为革命作出了贡献和牺牲,和平年代我们更应该让这些可亲可敬的父老乡亲们用过上好日子!”蓼沿乡蒲边村委会主任郑通华说。
除了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也是蒲边村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前些年,蒲边村民主要从事石板材加工销售,我县全面关停石板材企业后,有的村民去外地经营生意,有的村民则在村干部的引导下种植油茶,发展生态农业。
蒲边岁月,首在情字,人文关怀,唯业是举。沧桑巨变的背后,是中国共产党带领连江人民群众“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和气魄。如今,行走在连江浦边,人们常会看到一群身着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的人,在蜿蜒山路上有序行军,在革命先烈墓前深情缅怀……许多前来参观学习的人说,在浦边村,他们感受到一次次心灵的震撼,经历了一番番精神的洗礼。
伟大精神的感召和志愿实践已化作连江老区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劲动力。从浦边的浓密竹林,到蓼沿的山山峁峁,在连江人民的精神家园,一座座美丽的幸福家园正在崛起。(连江县委文明办报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