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腊月初十
文明风首页 > 地方巡礼 > 漳州 > 平和县
漳州市移风易俗调研组到平和县调研移风易俗工作
http://wmf.fjsen.com 2019-11-01 17:48:04 来源:文明风 责任编辑:康金山

当前,平和县移风易俗工作凸显“三个转变”,巩固提升已有的工作成果,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一、从重“刚性要求”到重“落地见效”,激发群众自觉自主

福建平和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移风易俗规范性文件,自上而下对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提出硬性要求,客观上指导推动了各基层村居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我们始终意识到,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和自主活动,是移风易俗取得实效的关键所在。

一是强化主体参与。移风易俗工作中群众是参与者、见证者也是受惠者。平和县建立了379个民俗节日台账。在各个民俗节日时间点,镇与镇、村与村之间组织村民代表对各村的“民风、乡风”进行交叉评价,营造见贤思齐、向善向上的舆论氛围。

二是重视家风教育。各乡镇依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好家风·扬家风”活动。以60个重点村为示范,以家风家训为载体,融入移风易俗教育内容,开展宗族长辈领读家训活动,以家训育人,以家训化人,推动传统美德入心入脑。

三是建立评价机制。各乡镇以评选“星级文明户”“移风易俗示范户”活动为载体,树立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表彰和宣传,由乡镇主要领导进行授牌,增强参与者的荣誉感和获得感。

二、从重“监督管理”到重“评议推动”,让新风尚外化于行

2018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对各村(社区)开展监督检查137次,查处5起7人,党纪政务处分2人,劝导纠正4起5人。为防止不良风气的回头反弹,在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教育管理的同时,我们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教育引导群众自我设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上来,以乡风评议为抓手,带动群众抵制不良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将移风易俗新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一是从平台入手抓评议。在全县256个村(居)普遍成立“四会一队”的基础上,依托“四会一队”及宫庙理事会、老人协会等,建立完善多样化多渠道评价体系。如五寨乡雾峰林氏宗祠理事会,组织村民代表定期投票评选“最美儿媳”“孝敬之星”等,倡导敬老孝老好风尚。各乡镇利用微信公众号设立“文明点评”“善行义举榜”“好公婆好媳妇”等专栏,及时对农村好人好事、道德模范等进行宣传,大力弘扬正能量。

二是问需于民活用评议。各村居每季度开展乡风评议,把群众最关心、急需解决的问题纳入乡风评议内容。在本村德高望重的乡贤组织下,以问卷调查、投票评选、口头谈话、开会讨论等形式,围绕民风民俗及群众身边事开展评议,既评好人好事好风气,又议陈规陋习不良现象,及时制止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不良之风,鼓励参与助学助教、环保、民生等公益活动。去年以来全县群众在婚丧喜庆、民俗节庆中节约开支2.59亿元,用于捐资助学、公益慈善事业1060多万元。

三是善用评议结果促长效。针对评议活动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共有86个村自行开展村规民约的修订,将制止民俗活动大操大办以及农村红白喜事的操办规模、标准等具体约定纳入村规民约。共有53个村针对本地存在陋习,完善修订“禁酒令”“限炮令”“限宴令”“丧事简办”等民约106则,形成村民自我约束,使尚俭戒奢蔚然成风。

三、从重“阶段整治”到重“长期疏导”,引惠民清风入民心

针对民俗节日大操大办、乱搭拱门气球以及赌博等问题,全县进行集中整治。为避免“一阵风”现象,我们注重堵疏结合。

一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以“正党风、带民风、树新风”为主线,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县各乡镇开展“一节一主题”活动135场。以社区、村为单位组织开展132场农村趣味比赛,其中霞寨镇举办“推进移风易俗,建好蜜柚小镇,助力乡村振兴”平和县蜜柚特色小镇农民运动会,被央视2套、央视5套和福建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广泛播报,引起强烈反响。小溪镇创作了移风易俗三字经芗剧版,长乐乡编制了以移风易俗为内容的客家山歌等,寓教于乐,深受群众欢迎。

二是推出一批品牌阵地。建设了43个家风家训主题馆,创办了29个“阳明传习堂”,进一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精神家园。如九峰镇挖掘“廉政公祠”(廉政公曾萼)文化底蕴,建设家风家训主题馆;大溪镇利用“吴凤故里”,建立壶嗣吴氏家风家训馆,独具特色,充分发挥了移风易俗的宣传阵地作用。

三是注重惠民利民。抓好各项惠民政策的落实,让群众有切身的获得感。如减免补贴殡葬等方面的服务费用,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建设一批农村文化广场、综合文化站、文化活动中心等惠民利民工程,民生为重,激浊扬清,真正使移风易俗工作落到实处。(平和县委文明办供稿)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