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多样宣讲凝心聚魂擂劲鼓 让传统文化勃发新机
http://wmf.fjsen.com 2019-08-29 16:03:05 来源:龙岩文明网 责任编辑:康金山

一束思想的光芒,闪耀在土楼之乡;一股奋进的力量,激荡在山水之间。

一年来,永定区委“血脉讲师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紧盯时事政治、理论政策、法律法规、文化道德、先模事迹等内容,走进机关、社区、农村、校园、企业、景区、楼院等,以灵活多样的宣讲,让思想的光芒照到每个角落、照进每个人心里。

传承的血脉

当年,途经永定的“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是一条“摧不垮打不掉的地下航线”,宛如跳动不止的“血脉”,留下一出出荡气回肠的故事。“我们要深度挖掘和传播这些故事来教育后代,让红色血脉得以赓续。”26日,永定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阙俊聪说,组建“血脉讲师团”,就是为了扩大“红色交通线”的影响力。

“血脉讲师团”以“凝心、聚魂、助力”为宗旨。即,凝聚党心、民心,不忘为民初心;聚魂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下;助力永定区“二次创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讲师团设立理论、廉政、道德、文化、法治、农技、先模等7个宣讲分团,选拔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实、表达能力好、群众公认度高、在某些领域有突出能力的122名同志为讲师,形成一支富有地方特色、广受群众欢迎的宣讲队伍。

聚是一团火

一年来,讲师团针对各阶段重大理论宣讲重点,用“小角度”讲清“大道理”,用“身边事”讲实“硬道理”,用“新角度”讲透“老道理”,用“土教材”讲活“新道理”的宣讲方式,为听众提供最生动、最直观的新思想精神大餐。

“看土楼主要看两大奇观,一是土楼建筑,二是客家文化。”讲师团成员、永定振成楼楼主林日耕每天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林日耕经常向游客宣讲:“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邹广敦是“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永定伯公凹交通站负责人、“邹家七英烈”之一邹端仁的曾孙。他大力宣讲“三块银元”“邹家七英烈”和“一盏明灯”的“初心”故事,希望通过对“伯公凹”的守护及其精神的传播,能形成社会正能量,影响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

先进模范人物的榜样力量可以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信仰和追求。省劳模、坚守乡村教育一线的湖山中心小学教师陈文明,宣讲的故事是坚守,是责任,也是自强。他说,大山养育了我,我怎能忘怀这片热土呢?每当看到一批批孩子走出大山,一个个青年教师不断地成长,他感到欣慰和骄傲。

侨光中学老师曾俊钦是道德分团的讲师,他采集身边的典型实例,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家庭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宣讲,使传统文化勃发新机,展现强大的生命力。至今,他宣讲了85场,参加听讲的家长达13600人次。

散是满天星

红色是永定的“底色”、永定的DNA,也是这块红土地的“魂”。“血脉讲师团”讲师们的宣讲汇聚成一股暖流,直抵人心,让人们受到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洗礼。福建省第八期新任厅级干部党内法规专题班学员许寿辉听了邹广敦的宣讲,满怀深情地在一篇题为《伯公凹: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追寻》的文章写道:“我们在感悟这个偏僻村庄里安放着的不朽、流淌着的永恒的同时,更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接力传承,戮力同心,让尘封在伯公凹80多年前的红色基因与新时代、新征程连接,成为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

在“永定区劳模先进事迹报告会”上,先进人物的深情讲述,传递着最平凡的感动,与会人员凝神倾听、感同身受,报以热烈掌声。区总工会一负责人表示:“举办报告会,就是要让更多人感受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崇尚榜样,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理念深入人心。”

农技分团由区农业专业人才、种养大户等组成,讲师们讲的“接地气”,成为党的政策“扬声机”,农业技术“直通车”和农村发展“助推器”。同时,农技分团注重培育特色产业扶贫基地,策划建设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生态农业等贫困户参与度高的扶贫特色产业基地29个,基地总投资达到15224.76万元,带动全区贫困户342户脱贫。(闽西日报通讯员 刘永良 刘琦)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