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红文化绿风景 红色教育代代传
http://wmf.fjsen.com 2019-07-01 11:37:58 赖志昌 来源:龙岩文明网

  红色精神在这里传承

  入夏初晴,位于江山镇江山睡美人景区山脚下的山塘兵工厂遗址广场前,游人如织,游客或徜徉花海或驻足聆听红色故事。“当年红军曾来过这里,在这里制造枪支弹药。”每逢周末或节假日,这里总能出现义务讲解员廖礼荣忙碌的身影,他手拿扩音器,用略带本地腔的普通话,动情地为来此参观的游客讲述这里的革命历史。

  山塘兵工厂遗址原为廖氏宗祠“务本堂”,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属明末清初四合院土木建筑。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红军在“务本堂”建立了苏区最早期的红军兵工厂——闽西红军兵工厂(山塘兵工厂)。如今,这座建筑的斑驳围墙及屋体上,依然清晰可见“我们一定要革命到底!”等红军标语。

  “以前这里是我们的廖氏宗祠,前些年房子破败不堪,都差点儿塌掉了,幸亏政府及时修缮复原才得以保留。”廖礼荣打小在山塘村长大,对于发生在这里的历史熟稔于心。

  顺着廖礼荣的讲述,红色往事一一浮现。据当地史料记载和山塘村老人回忆,从土地革命开始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塘村先后经历了国民党的三次移民、三次火烧和三次飞机轰炸。这也使得曾一度古建筑遍布的山塘村,只剩下破旧不堪、濒临倒塌的兵工厂旧址和附近零星几栋破落的老房屋。

  “从前些年开始,江山镇村两级就先后投入20多万元进行保护,使兵工厂整个建筑得以保持完整。”山塘村村主任廖文龙告诉记者,2016年,在龙岩市、新罗区两级政府的关心和重视下,山塘兵工厂正式启动修缮。修缮结束后立即布展,陈列展出中央苏区军民融合发展史、红色兵工厂发展史、三打龙岩城等红色历史,同时结合该镇景区开发,对旧址周边的土地进行流转,打造红色广场。

  廖礼荣的家紧邻山塘兵工厂百米不到,这座建筑修复后,他便义务当起了讲解员,游客总喜欢聆听他讲述革命故事。

  “旧址广场小屋墙上留了我电话,只要有人需要,都可以打电话给我,我会第一时间为他们讲解。”除了为游客讲解,廖礼荣也为附近学校学生及机关单位人员讲解。一场讲解下来,通常需半个小时,有时一天最多要接待两至三拨客人,没有任何酬劳,但廖礼荣却乐此不疲。一些游客和单位过意不去,硬给他50元或100元作为讲解费,他总是摆手拒绝:“既然是义务讲解员,这个钱我哪里能收?我只想把这儿的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更多的人铭记红色历史。”

  这些年,岁数大了,讲解有时体力难免跟不上,他将希望寄托在孙女身上。为游客讲解,廖礼荣会特意拉上已上初中的孙女一起。“让她边看边学,以后也当一名讲解员,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将红色革命历史和传统延续并发扬光大。”廖礼荣说。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