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连城:匠人们坚守传承七百年 只为让锡器老技艺焕发新光芒
http://wmf.fjsen.com 2019-03-28 16:37:13 黄筱菁 来源:龙岩文明网

马恩明在一旁看着马华强雕刻麒麟图案。

  三月的连城四堡镇,小雨淅沥。走在小巷里,耳边传来清脆的“叮叮叮”的敲打声,富有节奏。熟悉的人知道,这是打锡的声音,而这个声音对于四堡来说,700余年不曾断过。

  马恩明,是四堡锡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1952年出生的他,已和锡器打了大半辈子的交道。13岁起,他跟着父亲一起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为家家户户打锡,体会到生活的不易,更明白掌握技艺对一名手艺人的重要性。学习技能、传承创新,是他一直以来的坚守和使命。

  时光斗转,老技艺如何传承、新市场如何打开?如今还坚持制锡一线的打锡师傅们,依然在不停探索。

  流传七百年的技艺

  平时,四堡镇的街头有些清静。从镇上大路转弯进入一条小街巷后,一阵阵敲打声越发清晰。熟悉这里的人一听就知道,马恩明的“精全锡艺堂”到了。

  前店后家,是“精全锡艺堂”的格局。店面有两间,一间是制作之处,一间是展陈之处,一位头发有些发白的老人戴着眼镜坐在制作间内,专注地敲打着手中的锡片。看到有人来,他赶忙起身,到门口迎接。

  这位老人就是马恩明,有着一种手工匠人特有的硬朗。 “锡器”二字,是他这一生中重要的关键词。 “我们家祖辈做锡器,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六代了。”说到这,马恩明用手比画了一个“六”字,话里也带有一种坚定。

  而四堡锡器技艺的历史,远比马恩明家族打锡的时间要久。据记载,四堡锡器制作技艺有着700多年的历史,传承至今已有26代。自南宋以来,不乏制锡名师:南宋末年,四堡枧头村青年吴一郎到杭州其岳父处学习打锡技艺,将学来的锡器制作技艺结合四堡当地的民间民俗文化传统,探索出一套具有浓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锡器制作工艺;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四堡乡枧头村人吴一龙因制作的锡器坚固耐用、美观大方,被明万历皇帝所赏识,赞誉为“锡状元”,四堡遂成为福建有名的锡器之乡……

  生长在客家土壤上的四堡锡器,其繁荣发展和客家习俗密不可分。在四堡及周边县,普通人家嫁女儿时,一定要有锡器作为陪嫁,数量上多则一堂(八件),少则半堂(四件)。“锡壶者”,惜福也,在客家人的家中,锡器更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有客人来访时,总要拿出盛装米酒的锡壶,把香醇的酒从细长的壶嘴中倒出,举杯推盏之间,热情尽显。

  繁荣离不开客家风俗,反之,客家文化也可以从锡器中一一洞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为客家文化和客家文明的延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研究客家人的民风民俗的重要抓手,而锡器上的雕刻工艺,也集聚工艺美术研究和观赏价值。

  就是这样集实用、观赏、文化于一体的小小锡器,和客家人一起,蹚过了历史的长河,经历了时代变迁。几百年来,四堡人以打锡为生,来自四堡的打锡匠走遍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地,用巧手将一张张银白色锡板变成一个个锡具,留下的不仅是物件,更是不断更新和传承的手工工艺。

陈列室里放满了锡器。

  复杂又精巧的工艺

  锤子、剪刀、钳子、木槌、刻刀、松香、量尺……店门口的两张木桌,被各种各样的工具堆得满满当当。桌边上,摆放着几个大小不一的木桩。大部分时候,“精全锡艺堂”出品的锡器,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锡器的制作,有着特定的工艺程序。屋内有一个电炉子,马恩明往上放了一口铁锅,把锡块放入锅中,高温之后,锡块融化成银白色液体状,一股金属的味道飘出。随后,他把滚烫的液体小心倒进两块大理石板中,冷却之后,一块轻薄的锡板出现在眼前。这是制锡流程的第一步——溶解和压片。

  要想把片变成立体的器具,还需要裁剪、焊接、敲打成型。“按照器具的形状,把锡板裁剪成几何图形,焊接起来,放在木桩上用锤子反复捶打,形成立体。捶打的时候一定要均匀,力度一定要掌握好,不然敲出来不好看,不规整。”马恩明一边敲打锡片,一边详细地介绍。就此,一个锡器已出模型,打磨和抛光步骤将锡器表面刮平磨亮,把它从“粗造”变“精细”。

  锡器的精美,在于形,也在于图案,器身上雕刻的花样,往往是整个锡器的“点睛之笔”,赋予器具更多的文化内涵和灵动之美。但这个环节,需要心手配合,恰恰是最难的。“锡器不是平面,它有一定的弧度,要在弧面上雕刻,可比在平面上难多了。”马恩明笑着说,“锡具上的图案全是人工刻的,它不像电脑刻画,一刀下去要是没刻准、刻好,那就改不了了。”

  锡器制作,处处都是技术活。老师傅们之所以能得心应手,多半是熟能生巧,更是每一步都按照老技艺用心打造的结果。几十年如一日,马恩明一双手制作出的锡器,数不胜数。

  店内老木桌的后面,有一个柜子,红布为景,里面摆满了用锡制成的酒壶、茶罐、杯子、盘子等物件,在灯光的照射下,显现出平整光滑的线条和金属特有的闪亮。这些,都是他制作来展陈的锡制品。

  “这是龙凤壶,一面雕刻着龙,一面雕刻着凤,客家人结婚时当嫁妆用的。”马恩明介绍说,“这个冠豸山壶,是一款温酒壶,参照古代贺壶的样式打造,壶盖形似冠豸山外形,壶表面的麒麟献瑞都是手工雕刻的。”

  一边传承一边创新

  柜子里,有一个物件很是特别,它是一个茶壶,玻璃身、玉质地的把手,一条锡制的龙“攀附”在壶身上,立体而又生动。

  这条龙不大,但要把它镶在上面,难度较大。“技术要求很高,每个焊接口要保持好温度,因为温度太高玻璃就会裂开,温度太低又焊接不好。”马恩明说。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当中,马恩明终于把握好了技术要领。而这,也让他离已经失传的“锡镶紫砂”技艺又进了一步。

  虽已接近古稀之年,马恩明仍然在学习,“不是会做锡器了就完事了,这一行需要一直学、不停练”。直到现在,他一有空就会坐在店里,研究难度高的制锡技巧,偶尔在外听到了新的工艺,回家后马上动手操作。时代在变,部分工艺也需要与时俱进。过去,打锡师傅们都用木炭加热烙铁来焊接,为了让焊接更精细和环保,马恩明创新了方法,用小的电焊枪来焊接;传统抛光用的抛光机要用脚踏,费力又不精确,摸索一番后,他自制了简易的抛光机床,大大提高了抛光的效率。

  接近中午,马恩明家来了一位熟客——73岁的马勋超。两人坐在门口,用本地话交谈着,说到关键处,还伸出手指在空中来回比画。他们正谈着的,正是制锡技艺。虽然马勋超已不再从事这一行,但他对锡器制作有着丰富的经验,闲时,两人经常聚在一起,探讨哪个技艺可以再改进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都说‘活到老,学到老’,你看我快70岁了也还在学,还觉得学不够。”马恩明笑着说。

  不断学习,不仅是自我技艺提升的需要,也是因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2009年,四堡锡器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马恩明被评为四堡锡器制作技艺传承人。多了个传承人的身份,马恩明心里多了一份将技艺传承下去的责任。

  但传承的形势不容乐观。清代中叶时,四堡地区有打锡匠500多人,一直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锡器制作在当地都很风行。随着时代的转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手工业的发展空间受到挤压,在生活方式上,各类商品摆件涌入普通人的生活。原本风靡的锡器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马恩明告诉记者,现在四堡镇只有约8户人家在做锡器,打锡师傅的平均年龄在60岁以上。

  “可能再过十年,这里也就剩下三两家锡铺了。”马恩明充满忧虑地说。

马华强正独自练习技艺,对锡板进行敲打定型。

  走出精品定制路线

  往日的寻常变为如今的稀贵,这一门几百年相传的技艺遇到了几乎所有手工行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懂技艺有经验的师傅老龄化严重,而年轻一代真正想学技艺的人少之又少。

  “现在眼睛也花了,手也没那么灵活了,不把这个技艺传给下一代的话,以后就没有人做锡器了。”有些忧虑的马恩明先想到了让自己在外打拼的儿子回乡。现在在“精全锡艺堂”,除了马恩明,还有一个年轻的打锡匠,那就是他的大儿子马华强。马华强从小和父亲学过打锡,长大后到厦门工作,36岁时才回到四堡,和父亲一起肩负传承技艺的使命。

  “当时我是抓阄回来的。”说到回乡过程,马华强笑了笑说,当时兄弟两人都在外上班,最后以抓阄的形式,确定了他回乡传承锡器制作技艺,“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不能丢,我有这个责任把它扛起来”。

  如今,马华强已经是制锡的好手,敲打、焊接、雕刻……这样的流程,他一天要重复多次,仅仅一个锡酒壶上的圆形纹路,他就要敲打7000多下。制锡从来不是轻松活,“从设计到出成品,复杂的可能要花十来天的时间,很需要有耐心,还要耐得住寂寞。”马华强说。

  在马恩明看来,徒弟已经超过了师傅,儿子的技艺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让他有了些许欣慰,但他依然苦恼于招不到徒弟的棘手现实。几年前,有人抱着挣钱的目的,问马恩明当学徒能给多少工资,马恩明听后心里不是滋味,“学制锡技艺要有悟性,更要专注和耐心,为了名利来学一定是做不好的”。

  而马华强知道,被动地等人来学,不如先把这门手艺做精做强,把市场拓宽。

  在以前,凭借一副担子、一把嗓子、一双脚,老打锡匠们走出四堡锡器的生存路径。现在,挑着担子入户打锡的情形已消失,变得小众的锡器行业,需要更紧扣时代和市场需求。

  “喜欢锡器的人依旧不少,只是它的功能从实用转变为收藏和观赏为主。”马华强说,当代人更青睐把锡器和茶道、酒、香文化结合,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客户直接找到他,要求定制自己想要的锡器,而他再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和制作。定制化和精品化的路线,成为“精全锡艺堂”的定位。

  连城是一个自然、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结合产出旅游产品,也是马华强他们瞄准的重点。以四堡雕版印刷为元素的锡制纪念币、以冠豸山为元素的锡器和摆件,都是游客喜爱的对象。

  卖现成的产品,也卖体验和文化。马华强在店内推出了锡器制作体验服务,节假日里,总有家长带着孩子一起来亲手做锡器。“孩子们来这里花点时间做个小东西,觉得很高兴,无形中也能培养他们对锡器制作技艺的兴趣。”马华强说,他正在找合适的场地,计划把锡器体验服务做大。

  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也行动起来,把四堡锡器制作技艺纳入古镇文化建设,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和支持,帮助锡器制作技艺“走出去”。(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黄筱菁 通讯员 黄水林 文/图)

  记者手记

  守住匠心也要敢于创新

  直到今天,马恩明还记得十几岁时跟父亲到周边县市挑担打锡和父亲教他制锡技艺的时光片段,这让他难忘。

  从小,父亲告诉马恩明,“手艺人一定要把技术学好”,这句话,他始终记在心里。哪怕已是白发老人,依然摸索着把失传的技艺找回来,把听到的新“把式”赶紧记下来。这位老师傅用行动,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做好主业,专注传承”的匠心精神,而这种精神,很有价值。

  几百年的老技艺流传至今,靠的就是传承。而传承的根本在于人。现在,马恩明没有新的徒弟,最年轻的徒弟就是他的儿子马华强,无人来学的尴尬,让这门技艺也面临着人才困境。从锡器体验来看,很多人愿意来尝试,说明着锡器制作的吸引力,如何把这种游玩式的好奇,扩大成吸引年轻人来学习和传承的动力?先是广宣传,把四堡锡器制作技艺宣传出去,让更多人认识到它的价值。创新师徒培养机制,利用市场化管理模式,让学习者在学习同时,也能养活自己。而更重要的,是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帮扶,如在学校内建立专班学习等。两方合力,方能凸显效果。

  另一方面,当外界看到锡器行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好势头时,才会更愿意前来了解和学习。所以,市场开拓也是重要一环。既要守住传统技艺,也要主动出击,以“锡器 ”的模式,迎合市场需求,开创新的市场领域,让老技艺焕发新光芒,将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筱菁)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