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平和县:激活乡村振兴的“红色密码”
http://wmf.fjsen.com 2018-12-17 11:42:36 来源:文明风

游客在平和暴动纪念馆参观

文明风12月17日讯  近年来,漳州平和县长乐乡立足资源优势,坚持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治理,以特色产业撬动乡村产业兴旺,以红色文化凝聚乡村奋进力量,使全乡乡容村貌美起来,农民口袋鼓起来。如今,红色文化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密码”,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穷则思变 解锁红色密码新革命

12月2日,漳州市平和县长乐乡又迎来一批参访者,这批来自广东省梅州市的游客瞻仰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重走了红军路,品尝了闽粤风情的美食后,又购买了一些农家土特产才意犹未尽地离开。

1928年3月8日,以中共平和县委书记朱积垒为总指挥的革命武装从长乐出发,打响了福建工农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因此,长乐乡被誉为‘八闽第一枪,福建井冈山’。正因长乐乡位于闽粤粤两省交界处偏僻、交通不便,是一个经济欠发达乡镇、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

穷则思变,如何才能彻底改变老区人民贫穷落后的面貌呢?加快老区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虽然老区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比较滞后,基础建设薄弱,但幸运的是老区有其自身发展红色旅游的相对优势:平和暴动纪念馆、平和暴动烈士纪念碑、将军洞、南委电台、陈彩芹故居、罗明办公旧址等20多处红色革命遗址,它们像珍珠般散落在这块红土地上。

由此,一场关乎红色革命老城区的蝶变,村民脱贫及乡村振兴的故事拉开了序幕。近年来,长乐乡先后投入200多万元,重新修缮革命遗址,同时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美化亮化,让那些独具特色的红色遗址串点成线,既盘活了当地的红色资源,也吸引各地党员干部和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瞻仰参观学习。2017年3月24日,平和县委组织部以平和暴动革命旧址为载体,创办了全省首家“红军党校”,为广大干部接受党的革命传统教育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打造生态水系 推进生态扶贫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长乐乡乡长陈鹏举介绍说,项目投入2000万,为把乡红色遗址与生态景观完美结合,打造‘一廊四区八节点’的生态水系,让11公里长的梅潭河沿岸深度融入红色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等特色,还原生态魅力河道,打造红色景观廊道。由点及线的将红色景观与生态观光巧妙融合。兴建小型生态污水处理站,并建立垃圾治理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公共卫生环境水平,提升乡村颜值。

同时突出红色旅游,和生态农业两大主题。结合当地红色旅游,发展特色农业,实现产业与旅游有机融合。通过招商引资、鼓励支持发展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如在农家、乐北、秀山等村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种植养生中药材巴戟天、牛大力、铁皮石斛等,一大批扶贫产业应运而生,共同推动地域经济发展。

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推进生态扶贫工作,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做到深度融合生态资源、红色旅游、现代农业、民俗文化“四大要素”,坚持产业相融、农旅结合,实现“农业强、生态美、百姓富”。

建红色综合体 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红色旅游的发展,长乐乡的服务行业也不断提升。2017年1月起至2018年10月底,前来长乐乡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和旅游观光的游客达5万多人次,带动劳动就业220多人,增加当地群众经济收入近500万元。

云平高速公路即将通车,对长乐老区而言是一个发展的好契机。目前最大的工作就是补足配套基础设施。“规划打造建成一座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国防教育、党史研究、干部培训、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红色综合体。” 下一阶段,长乐乡还将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闽粤边境的特色地理位置,进一步挖掘、保护、利用分散在全乡各个角落的革命遗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补足红色旅游餐饮、住宿等短板,新增落地服务商家企业,延长老区红色旅游产业链。同时以“八闽第一枪”红色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良坝库区生态游(即平和小三峡)、省际山区游、客家文化游、农业休闲体验游等;加强同周边景区中国传统村落福塘太极村、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九峰、广东省大埔大东旅游区的互通互联,形成规模效应,力促游客“进得来、留得住、有得看、有得吃、游得欢”。

随着云平高速平和段通车和长乐乡红色旅游综合提升工程的实施,革命老区乡村振兴蓝图已徐徐展开。(福建日报 漳州文明网)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