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文化点亮一盏灯 莆田市倡导全民阅读传递文字力量
http://wmf.fjsen.com 2018-10-25 10:17:11 来源:莆田文明网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现代社会,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有声阅读,阅读折射出人们对精神幸福感的追求。近年来,莆田市立足实际拥抱身边的“小而美”,通过组织各类阅读活动,打造丰富特色的阅读平台,在城市乡间播下阅读花种,静待书香四溢。

古谯楼内设置莆阳书房 千年历史文物发挥新作用

  图为工作人员在古谯楼莆阳书房整理书籍。

千年历史文物发挥新作用。10月23日,记者获悉,市博物馆新馆启用后,原址古谯楼文物再利用,作为莆阳书房。今后市民可在古谯楼休闲阅读,欣赏曲艺。

在古谯楼,记者看到,入口处已悬挂“莆阳书房”牌子。登上古谯楼,楼梯口的水吧内,工作人员正完善吧台设施。楼阁内,排放着16张八仙桌,现场人员在调整桌椅。一道典雅的戏曲背景墙张贴在正前方的舞台上,为阅读空间增添文化气息。进入室内,灯光柔和,一柜柜书籍整齐摆放。

施工负责人林健介绍,9月初,古谯楼内部重新装修,修缮了门窗,二楼设置了水吧、借阅区、阅读区及演绎区,成为莆阳书房。与图书馆相比,这里阅读氛围更为休闲,除了水吧提供饮品外,演绎区还搭建“兰溪流韵”舞台,为市民表演莆仙戏名家名段,此外书房内还展示莆仙特色文创产品。古谯楼外部重新粉刷了墙体,更新了绿化,安装了夜景灯光,目前工程已完工。10月25日晚,“书香莆田”全民读书月活动将在此启动,之后古谯楼莆阳书房进入试营业。

古谯楼是福建仅存的一座鼓楼,也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为北宋太平兴国(公元983年)所建,当时是子城的城门和城楼。南宋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毁于火灾,重建后置更鼓和刻漏于楼上,成为鼓楼,这里是“兴化府”的象征。后来,古谯楼在不同时期被赋予不同的作用,民国年间是民众教育馆。新中国成立后,成为莆田县文化馆。1986年设立莆田县博物馆,2002年为市博物馆。对于如今作为莆阳书房,市博物馆馆长游国鹏认为,这是文物附和新业态,发挥文物展览、展示功能外,再添阅读、演绎、休闲等多元化功能。“现在到了入夜时分,莆阳书房的灯光与外景灯光交相辉映,古谯楼迎来千年最璀璨的时刻。”游国鹏认为,这是“千年等待,盛世绽放”。

记者从市图书馆了解到,除了古谯楼,莆田市还在三清殿、市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新馆设立莆阳书房,以方便市民借阅书籍,推动全民阅读。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说,目前这3处书房施工也进入尾声。下一步还将在市博物馆新馆、绶溪公园翁氏民居再设莆阳书房。书房中的可借阅书籍由市图书馆提供,借阅方式与市图书馆一样,市民可到市图书馆办理借书卡,而后在莆阳书房内的自助借还书机借阅书籍。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