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阵微风都是一种力量

驻村,是一份沉甸甸任务,更是难得的一次成长和历练。她默默地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或是党建工作,更或是用那股当初村官的纯粹和热情。

当好宣传员,宣之传之。着手设计大坪村文化标识,提升文化融合度;提炼文化理念,增加文化认同感;统一宣传栏风格设计,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计划开通大坪村官方微信、微博平台,多层次多形式展示大坪村形象,扩大宣传受众面;筹备撰写《坪说》村级杂志,记录村落点滴,讲述“大坪故事”。

当好调查员,帮之扶之。走村入户,摸底调查,深入了解情况,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牵头与平潭国税达成帮扶共建协议,建立互帮互助机制。精准扶贫,带着平潭国税的爱心资金,对村里5名困难户进行长期帮扶,其中有百岁老人、残疾人等等。积极与企业对接,增强群众“自我造血”能力。

当好策划员,谋之化之。积极走访,实地调研,针对大坪村人均耕地面积少,村民收入主要依靠种植番薯、花生、马铃薯、西瓜等农作物以及外出务工这一情况,积极探索新型发展道路。该村计划打造以建设“区级党性教育基地”为载体,辐射村庄周边,形成以党性教育、种植采摘、民宿发展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在做好活动资料记录和归档、存档工作的同时,将大坪村活动与平潭国税志愿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全民阅读等活动相结合。

当好讲解员,走之访之。查看资料,研读书籍,翻阅县志,实地查看,摸清村子的基本情况。大坪村脚踏红色土地,涌动红色基因,是革命老区村,共有20多名同志参加革命,其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曾焕乾、曾焕众、曾益姆等人。积极了解烈士生平简介、英勇事迹,着手对曾焕乾烈士故居进行整理修缮,彰显红色教育的力量。

每一朵花开都是一种希望

2011年7月,刚走出校门的她以一名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回到了平潭,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后期高票选举当选村党支部书记。澳前镇玉道村是她大学生村官时期服务两年的渔村。为村里的孩子上英语课,是她大学生村官记忆中的有温度的一笔。

两年的大学生村官经历,使她深深地明白“扶贫先扶智”这样的一个道理。时隔多年,走进大坪村,心里放不下的依旧是学校里的孩子。在驻村任职报道的第二天早上,她早早地到了村里的大坪小学。与校长悉心交谈了解情况后,她开始思索着能够为这些孩子们做些什么,如何用教育扶贫帮孩子“拉齐”人生起跑线。她用笔在工作日志上写上这样几句话“八点的村落/九点的校园/一个村落应该有郎朗书声/有殷殷希望”。

一如当初,有着初中英语教师资格的她依旧选择再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当那群孩子用透彻的双眸望着她,当那群孩子用清澈的嗓门称呼她“Miss Zhang”,当那群孩子用专注的神情听她的每一堂英语课。村里小学里的三尺讲台,是她每一周都期待的地方。那群孩子,带给她给予的满足,教会她孩童的世界。她心里默默地对他们许下承诺,将尽自己的能力,坚持陪着孩子们走过这段时光。

挨家挨户走访留守儿童,摸清在读学生的家庭情况。联系爱心企业家为村里的贫困学生,挨家挨户地给孩子送爱心捐助。每走进一个孩子家中,家中的破落与孩子的笑容,深深印入她的心中,或许是渗在骨子里的“农村”情结。组织策划“书香年华 税满春风”主题活动,共送出书籍300余本,带领平潭国税青年干部参与赠书助学活动,与儿童共读一本书,同看一个世界,用书籍启迪心智,用眼界拓宽世界。尽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一份希望,纵然是一小朵的花开,也能带来无限的希望。

只有俯下身子,才能贴近地皮;只有贴近地皮,才能看到草根。未来路漫漫,她深知自己心中的那份“农村”情结,所以选择并坚守。趁青春,唯有初心,温暖岁月。

责任编辑:康金山   
  • 文明委成员单位
  • 文明行业
  • 地方文明网站
  • 福建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