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苜田,一个藏着“小上海”灵魂的故乡
http://wmf.fjsen.com 2018-08-30 09:21:48 俞靓 俞靓 来源:东南网

底蕴深厚,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今年5月底,莆田市政府公布了第二批历史建筑,位于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的有25处。

传统与近代共存,西方与本土共融,街区是莆田多样民居建筑文化的集中展现地,是建筑艺术与民间艺苑完整保留的祭祀文化传承地。在萝苜田,始于明,兴于清,盛于民国,延续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较为完整的传统街巷格局以及古建筑群,蔚为大观。

如此大的体量,其历史价值不言而喻。而其中西合璧的建筑元素是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点睛之笔。在萝苜田街区内,建筑以暖色基调为主,红砖、橘红瓦顶。程德鲁提到因以海土烧制而成,所以砖呈现红色。它的特别之处还在于,采用拱形立柱支撑,利用钢筋水泥,砌上门罩、窗罩,这种风格在当时也是显另类的。不少房屋还采用歇山顶,这在民间的建筑中,也是少有的。

刘协台古民居,其主人系厦门炮台官。莆田地方民俗专家黄黎强介绍说,这幢建筑颇有“闽南”风味,精湛的石雕、木雕技艺,连同书画一起,成为建筑的装饰。还有一些进口的瓷砖,历经百年,依然于墙上闪闪发光。此外,该街区有古井5口、古桥19座,古牌坊、古码头、古埠头、古树名木、历史水系等历史环境要素汇聚于此。

历史文化名城除了有形的资产,还基于莆田文献名邦之名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现在的楼下社区、后街,零星可见点心店、京果砖瓦、竹器、鞋垫等专业性极强的商铺。更有不少街巷以行业命名,如打铁街。而以延宁宫“叠蔗塔”等“妈祖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涵江先民创造的文化财富,拥有当地人的共同记忆,传统的文化也寄托于此。

“我们这个社区,可是出了不少人才。”楼下社区支部书记占旭明自小生活在萝苜田街区里。他介绍说,航空航天、水利、医学、书法方面都出过人才,如林秉南、杨汝显等,人才济济,可惜很多后代现在都失联了。

截至今年4月,在萝苜田区,居住20年以上的人口884人,占总人口4939人的17.8%,且社区文化保留较完整,是莆田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刚柔并济,做好街区保护

“在明朝,萝苜田一带可谓新桥夜泊,渔光点点,风景别致。”程德鲁说,但现在少了水,水桥也就失去了韵味。要建设历史文化街区,河道治理是第一要务。

今年上半年,涵江斥资15亿元进行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主要用于境内四条主河流的清淤、护岸、截流、景观绿化。涵江区水务局林建新介绍说,截至目前,位于萝苜田街区内的宫口河清淤、截污工作已顺利完成。下一步,待相关规划方案出炉,还将进一步细化萝苜田片区的水治理,实现这个片区水域的全面通航。

1月11日,涵江区执法局与福建东飞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签订的合约正式生效。“相对以前街道划片管理,政府购买服务、负责监管,统一委托专业公司实施,可减少职责不明确、相互推诿的低效处理模式,保洁的效率更高。”涵江区执法局副局长李建表示,目前,萝苜田街区的城市和内河保洁、垃圾转运、公厕管理等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目前,《莆田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经一年多的编制,已经专家初审和市政府专题会议研究通过,上报省住建厅正式组织专家技术审查。今年初,莆田市规划局委托中规院同步开展宋城、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即将完成初步方案。据莆田市城乡规划局刘雅婧介绍,为理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思路,3月初,市规划局深入宋城和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进行现场调研,并结合规划编制单位中规院的意见,提出历史文化街区修缮整治工程2018年实施项目初步建议。其中建议萝苜田街区重点开展水环境治理工程、文物和历史建筑修缮工程,以及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目前,经中规院多轮的实地走访、调研,将在街区保护规划中对界区内的供水、排水、电力、燃气等市政基础设施和防灾工程进行规划。

萝苜田街区内,大部分建筑缺乏维护、修缮,虽然现在人为破坏的情况大为减少,但建筑老化、衰败的问题日益严重。涵江区申办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苏崖风告诉记者,当下,文体局已启动文物的修缮方案,还同步协调与推进文化街区的建设,包括街区里的几处优秀近现代建筑也在拟申报市级文物。

黄黎强说,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共享成果,“要做好保护,除了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制定规划,还要号召大家一起做振兴传统文化的有心人”。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