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文化——汇集向上向善精神力量。 “先贤”就是已故有才德的人,把“先贤”德才表现汇集起来就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大田县利用丰富的“先贤”文化资源,系统挖掘和整理古今的“先贤”事迹,广泛传播和颂扬优秀的“先贤”精神,使“先贤”文化渗透到广大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中,形成崇德向善、积极进取的文化导向,涵养了农民主流价值观。
在全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把“先贤”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撰写他们的传记,挖掘先贤文化底蕴涵养乡村文明新风尚。通过“三修一建”,即“修建孝道文化广场、修建“三田”文化广场、修建银杏文化公园、建设月朗风清文化墙”,展现“先贤”成长的足迹和人格力量,使之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使之成为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三美”齐现一道靓丽风景线。上京镇组织写作团队,负责编写《梅林三田文化荟萃》书本,分发给全县干部群众,达3.2万本。
县里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拍摄梅林村专题宣传片,重点建设、完善廉政文化展示厅,借力“互联网+三田文化”微信平台,将“三田”文化可听化、可视化。用直观生动的田氏家族关系脉络图代替繁琐的文字,通过诗文、故事等形式,展示“三田”文化深厚的底蕴和内涵。对田氏“忠、和、廉、礼、孝”地方文化内涵再挖掘、再提升、再总结,逐步完善田氏廉政文化大院相关功能设施,设立廉政展示专柜、廉政书屋、廉政影视角,着力打造提升田氏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手工文化——展演展示各地民间技艺。工业化的高歌猛进,让手工艺人感受到了无边的落寞和苍凉。在后工业化时代,人们终于重新认知了传统手工艺,其中承载的习俗、情感、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终于被重新激活。在手工文化传播中做到三个契合,一是与生活变迁相契合,在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和消费品位的提升中,拥有了更为便捷通达的回归生活渠道。大田屏山吴山等乡镇高山茶、东方美人茶制作技艺远近闻名,使之成为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县里每年兴办茶文化节,以及海峡两岸高山茶研讨会、茶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茶文化节活动走进福州、厦门,北上首都,南下香港,开进上海世博会,每到一处,韵味俱佳的大田高山生都受到各地茶商、茶客、市民青睐。二是与经济转型相契合,在一二三产业的业态变革和融合创新中,探索着更为丰富多样的价值实现形态。大田药膳尽显风采,草根养身柴火灶、梅子鸭蛋汤、阳春普照堂章公祖师佛诞供品“车籽糕”、天山雪莲炖槐猪、秘制农家大骨头。在市场力量的拉动中,精英领衔+本土传承,传统技艺闯出了产业化道路,从而改变了许多村庄面貌,石牌镇农民就靠农家大骨头制作秘方闯出一片新天地。三是与文化传播相契合,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中,开拓出更为广阔表达平台。大田县首届十佳金牌工匠---郑祥爕,他磨练出了一位木雕人耐心、刻苦、肯钻研的良好素质,成为大田首屈一指的木雕匠人,经常被文物单位请去为古建筑物修补窗花及木雕省、市文博专家对他木雕技艺的评价是:“雕梁雕出双凤舞,画栋画出六龙飞。”为传播大田乡土文化贡献了自己一份力量。
土堡文化——守住独特魅力精神家园。土堡文化是大田最具代表性的一张旅游名片。土堡与土楼相比,两者皆属于防御建筑,同样重视宗族观念,材料也都是用夯土建造而成;但是,土楼给人的印象就是千篇一律,货摊遍地,而土堡却并非如此,它们形式多样,各有千秋,更加原生态,更具独特性。我们走访的是大田的五座*(即琵琶堡、泰安堡、安良堡、芳联堡、万厚堡)国家级土堡,可以说它们是闽中土堡文化的代表,更是大田土堡文化的典型。据历史记载,明清时期,大田境内最多时曾达到上千座,素有“千堡之城”的美誉。
县领导在文化旅游各个场合推介中这样说道:“土堡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是对外展示大田特色文化的一张金质名片,保护好、利用好这张名片对于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土堡也为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焕光彩,再显魅力”。
全县制作了土堡工艺品,举办“土堡文化节”、将《大田土堡》编入中小学乡土教材,提高全县干部群众保护好、利用好大田土堡的意识。县财政每年拨付专项资金对土堡进行修缮,土堡所在乡(镇)、村及土堡族人积极响应,共同筹集,为保护好土堡贡献力量。
县文广局制定了详细的土堡修缮方案,并聘请古建筑专家对土堡的修缮给予技术指导,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使古老的土堡重焕往日光彩。大田老百姓如尊重先祖一样,守护着自己独有的土堡文化和精神家园。
如今,看大田美丽乡村建设:从生产发展到乡风文明,从改善居住环境到提高农民素质,从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到保护乡土文化生态,乡土文化、农耕文明浸透着乡村生活的规则、意义和价值,慢慢被农民所认同。重新唤起村民对家园的记忆、归属和认同,而且引领着村落成员的心理、行为和关系,模塑着社会治理的理念、方式和秩序。乡土文化也正迎来一个蓬勃的发展,涵养农耕文明变革新生。(大田县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