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举办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弘扬好家风释放正能量
http://wmf.fjsen.com 2018-05-16 14:54:52 何无痕 来源:厦门文明网

  2018年厦门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结果在金安社区公布

5月12日上午,由厦门市妇联、市委文明办主办,湖里区妇联、湖里区文明办共同承办的“让爱住我家·弘扬好家风”——2018年厦门市寻找“最美家庭”活动结果在金安社区公布。其中,刘新华、叶雪梅家庭等10户家庭被评为厦门市“十佳最美家庭”;林爱珠、周恩福家庭等100户家庭被评为厦门市“最美家庭”。

现场,“最美家庭”代表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和感悟。厦门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吴亚汝在致辞中说,在这些“最美家庭”中,既有比翼齐飞,创新创业,爱岗敬业的奋斗奉献之家,也有弘扬美德,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倡导文明健康的新风之家;既有乐于助人,长期为社会奉献爱心的友善之家,也有面对人生重大变故,相互支持,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坚强、和睦之家。在这些家庭中洋溢着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生活的时代气息,体现出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展示了热心公益、奉献社会的高尚情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这些家庭中得到了完美的结合和体现。

她表示,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示范市,勇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排头兵,谱写新时代厦门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她希望全市各级妇联组织和广大家庭,充分认识家庭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基石。要大力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厦门50多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希望全市各级妇联组织,认真总结近年来家庭文明建设的创新经验,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希望全市广大家庭努力创建“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使家庭关系好、家庭教育好、家庭风气好成为每个家庭的幸福追求。

“十佳最美家庭”风采

连嘉胜、翟心筠家庭:

勤俭持家 谦虚友善

2002年,连嘉胜到大陆后,便在福建漳州扎根,2006年,为了孩子读书,他便将居住地移至厦门,从此过上了厦门漳州两地跑的日子。同时,由于家中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台湾大陆两地奔波,父母只能长期待在台湾,这几年来,无论工作再忙,连嘉胜都会飞回台湾看望老人,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们从不铺张浪费,积极统筹安排家庭生活,平时做到人走灯灭,养成随手关灯的良好习惯,注意节约用电用水,这一勤俭节约的意识已深入到每一个家庭成员之中,并成为全家人的一种良好生活习惯。夫妻俩在工作上认真细致,对待每一项工作都很努力,为孩子们树立了好榜样。

刘新华、叶雪梅家庭:

教书育人 爱老敬老

刘新华、叶雪梅都是厦门理工学院的教师,他们教书育人、爱岗敬业,认真履行教师职责,曾荣获国家、市、校“优秀教师”等荣誉。

2004年,刘新华的岳母在安徽不幸中风,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夫妻俩就把老人接来一同居住,亲自护理,此外,两人还跑遍了厦门的医院,尽心尽力地为岳母治病。

因住房狭小,为了方便照顾老人,他们想尽办法,特意把位于刘新华家楼上的一套住房买下给老人居住,由于住房没有电梯,老人每次出门,他们都背上背下,推着轮椅陪老人出门。

孙福如、孙美娟家庭:

和谐维家 热心公益

孙福如、孙美娟的家庭是一个平凡的家庭,也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俩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德育人。家庭中很少出现矛盾冲突,大家能互相体谅,尊老爱幼、民主平等、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孙福如被大家称为“福哥”,他是这座城市“奔跑的血库”,16年献了67次血,共捐献全血3900毫升,机采血小板113个治疗量,一家人都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贫困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力量。

白建清、王秀华家庭:

孝老爱亲 淳朴持家

王秀华嫁入婆家时,婆婆已卧病在床多年,生活无法自理。侍奉年迈的公婆,她无怨无悔,照顾智力缺陷的大伯,19年来她不离不弃,2007年年底,69岁的婆婆不慎摔倒,脑出血成了植物人。当时,医院诊断老人家活不过天亮,接回家后,看着婆婆还有一口气在,王秀华并未放弃,悉心照顾。白建清56岁的大哥白建全一直跟着他们一起生活,对于这个智力缺陷的大伯,王秀华也并未离弃。不放心让大伯使用燃气灶,平日又得忙着上班的她,出门前总会将菜炒好,米饭弄好,放入电饭煲,再手把手教会大伯用按键热饭。

傅闰冰、陈季玉家庭:

诚以待人 毅以处事

傅闰冰的家庭是一个和谐温馨幸福的三口之家,他们以德立家,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他们注重从小事做起,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引导。在学校,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在家中,教育孩子尊重长辈,爱护兄弟姐妹;在公共场所,引导孩子自觉维护公共秩序,坐公共汽车时主动把座位让给老人、孕妇或抱孩子的乘客;到银行、车站等地方排队时遵守规则,站在警戒线以外的地方静候。从小他们就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和勤勉自律的家风,滋养着每个家庭成员的人生梦想和价值追求。

江彬、王娇娜家庭:

家庭和睦 乐于公益

江彬、王娇娜一家家庭和睦。王娇娜是芸溪社区业委会委员、蒲公英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在对待邻里关系上,王娇娜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除了关心邻里,只要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夫妻二人一定二话不说,尽可能地给予帮助。

热心的王娇娜十分关心小区建设,去年她被选举为业委会委员。为了更好地投入公益事业,她还自发组建了蒲公英爱心妈妈志愿服务队,这支志愿服务队由12名社区居民组成,大多是全职妈妈,平时活跃在社区各大公益活动现场。她们利用带娃的空当,聚在一起举办活动、做公益,是社区的热心志愿者。

吕东进、郭珍家庭:

严于律己 真诚友善

吕东进、郭珍夫妻俩都是翔安区的公务员,他们分别供职于新圩镇和司法局,丈夫的工作不轻松,尤其是在先前任大嶝街道党政办主任期间,但他从不埋怨浮躁、从不拈轻怕重、从不好大喜功,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获得了领导、同事的高度好评;妻子从事普法工作十二年,坚持“做事高调、做人低调”原则,将外人看似不起眼的普法工作当成事业来经营,打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翔安普法品牌项目,翔安区荣获全省、全国普法先进区的荣誉中,饱含着她的汗水与心血。他们凭着一股傻劲与韧劲,并肩成长。丈夫荣获过三等功一次,妻子先后获评全省、全国普法先进个人。

王宗清、黄翠菁家庭:

投身公益 向善向美

参加边检工作以来,王宗清在厦门口岸执勤一线一干就是二十年,工作中昼夜倒班、加班备勤已成为常态。他的妻子黄翠菁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的一名演员和教师,日常演出教学任务也十分繁重,但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黄翠菁承担起家中的大事小事。在妻子和家人的默默支持下,王宗清始终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从警二十年来,他亲手查获的偷渡及其他违法违规案件达60余起,有力地打击了出入境违法犯罪行为,维护了厦门口岸安全。多年来,王宗清带着家人一起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广泛参与扶贫助学、支援灾区等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他们成立的“小资小助”爱心助学团队,参与人数达近百人,资助厦门及边远贫困地区学生,总资助金额达70多万元。

黄元祥、张丽娜家庭:

诚实做人 勤勤恳恳

黄元祥现年97岁、张丽娜现年100岁。夫妻俩相濡以沫近八十载,养育了二女四男六位子女,算上女婿、媳妇以及孙子、曾孙们,已经组成了近四十人的四代同堂家庭。

夫妻俩都是老一代大学生,上世纪四十年代毕业后一直以教书育人为职业,勤勤恳恳几十年。在他们的影响下,晚辈中也有11人从事过教育工作。退休后,黄元祥夫妻俩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公益。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黄元祥负责建造鼓浪屿郑成功雕像,之后又参与湄洲岛妈祖雕像的建造。张丽娜任职厦门老年大学班主任,教授美术绘画近二十年,于九十岁高龄在厦门市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出版画册。

杨律青、廖桂金家庭:

爱岗敬业 夫妻和睦

廖桂金是厦门晚报社主任记者,丈夫杨律青是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组建家庭近23年,夫妻互敬互爱,爱岗敬业,积极工作,扎根厦门奉献青春。廖桂金家庭的家训是“多做善事,随心快乐,幸福一辈子”,帮助他人自己更快乐。全家人都乐于参与各种公益活动。

2010年,厦门晚报社与厦门市红十字会、厦门市红十字基金会联手成立大爱基金,廖桂金是该基金的实际操盘人。廖桂金作为厦门晚报社指定的媒体联络人,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等联手,组织了大量关心和关注自闭症儿童的活动。在“全国自闭症儿童家庭关怀行动”中因表现突出,2013年4月,廖桂金被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授予“突出贡献奖”。(厦门日报记者 何无痕)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