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作为 敢于创新 彻治顽疾——南平延平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整治实施“5+X”综合管理新机制
http://wmf.fjsen.com 2018-04-18 14:46:04 来源:文明风

文明风4月18日讯 近年来,南平市延平区积极探索城区环境综合整治机制,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推出“5+X”综合管理模式,通过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充实执法力量,逐步形成部门高效联动、干群齐抓共治的良好局面。截止目前,共整治店面外溢等不文明行为45929起,清理流动摊贩21035次,拆除违章建筑、简搭1455处,吊销营业执照9家。城区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一、多方联动,精准发力治“痼疾”。一是军团化作战,形成工作合力。延平区经过多方调研、集中商讨,制定出“5+X”联合执法的城市管理创新模式。其中“5”指城管、公安、交警、交通执法、市场监督管理部门;“X”指根据城市管理需要,需应急联动增加其他部门执法力量,如水利、住建(环卫)、环保、商务等。同时,引入“智慧城管”系统,为每名环卫工人配备“城管通”,实现与执法部门实时联动,及时取证、定点报告、快速处罚。二是网络化布局,精细管理全覆盖。强化巡查网络建设,严堵巡查缺口,联合执法大队下设三个中队,负责全天候对中心城区重点区域、重点路段进行巡查执法,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实现城管执法“规范化、全民化、全域化、全天化”。三是结构化监管,加大执法力度。优化监管结构,建立分层高效的监管体系,对屡教不改的违规行为,联合执法大队经现场取证后,根据《南平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部分当场开据《现场处罚通知书》,进行现场罚款处罚;部分采取强制措施暂扣物品,而后告知当事人回联合执法队进行处理等多种形式,罚款金额50-200元不等。对情况严重,影响恶劣且拒绝整改的违规行为,提交市场监督管理、交警、交通执法部门加重处罚;如遇妨碍执法人员依法履行职务甚至暴力抗法的情况,由公安部门及时处置,保障执法工作正常进行。

二、强化落实,严抓“三个三”促成效。一是强化部署,抓牢“三条线”。即:维护市容环境秩序整治工作线,实行三组两班倒工作制,定人、定岗、定责,实现错时与延时并重互补,全力保障市容环境;二手车整治工作线,对二手车经营、再生资源回收、汽车美容、机动车经销和维修等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清除占道顽疾、还路于民;夜市摊点整治工作线,对中心城区违法占道经营的烧烤、麻辣烫、大排档等夜市摊点进行整治,积极引导经营户入店经营。二是统筹协调,推动“三张网”。即:部署网,成立延平区中心城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统筹安排联合执法行动;时间网,将联合执法组分为四个小组,早晨7时至晚间10时30分,由日间三个小组错时开展市容环境整治工作;晚间10时30分至次日凌晨1时30分,由夜巡小组对夜市摊点,尤其是环境污染严重的烧烤、麻辣烫摊点进行清理整治,实现管控无缝对接。数据网,联合执法队伍实行数据日统周报制度,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通过定期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改进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率。三是凝心聚力,落实“三要求”。即:统一思想,聚力攻坚,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法定职责,严格落实共同责任机制,做到“真动作、真出人、真出力”,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联合执法过程中注意证据收集和程序规范,坚持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周例会,及时听取联合执法工作汇报,协调解决在整治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定期总结联合执法工作经验,巩固治理成效。大力宣传执法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促进工作积极性,提升执法效率。

三、“疏”“导”并进,全面提升塑环境。一是宣传先行,营造浓厚氛围。通过电视、网络等形式大力宣传联合执法的相关政策和重要意义,组织新闻媒体对联合执法工作持续跟踪报道,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结合创建省级文明城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开展宣传,营造崇尚文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二是夯实硬件,营造宜商环境。投入360余万元对硬件设施进行改造,提升11个农贸市场的经营环境,积极引导现有临时摊点“疏”往水东、水南指定场所经营。其中,新水东大桥东桥头下综合性疏导市场用于疏导果(菜)农直销人员、老弱病残人员、下岗人员和自谋出路人员等弱势群体入场经营;水南火车站前市场白天作为农贸市场,晚上作为夜市摊点,进一步推动中心城区夜市摊点规范经营。三是完善功能,提升城市品质。将中心城区环境综合治理与深化创建省级文明城区、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紧密结合,全力推进水美城市“三江六岸”景观提升、“三横四纵”主街道立面改造、道路“白改黑”等重大工程,使城市“颜值”全面提升,进一步增强群众认同感。(南平市委文明办)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