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朱熹在莆遗迹,寻理学莆阳之脉
http://wmf.fjsen.com 2018-04-12 08:40:59 林爱玲 来源:东南网

承上启下奠基闽中理学

循着国清塘旧址,记者探得如今的黄石下庄村(古称霞庄)还可见木兰溪分流入村的沟渠。“国清塘的源头就是木兰溪水,灌溉下庄平原,水运发达,有泊船的码头,客留埕,沧浪楼等,十分热闹。”自小生活在下庄的书法家陈文宁回忆道。

据《八闽通志》载:“唐贞观元年置,另说观点为唐贞观五年(即公元631年)置所建,今林氏宅(林光朝撰“横塘别墅耳”)濯缨池,是水与木兰陂相灌注,澄碧百顷。壶公、谷城倒影其中。”

俞宗建对比发现,宋端平二年(1235年)进士李丑父,其所作《城山国清塘》“平田一水自滢洄,汇入方塘(半亩方塘)亦壮哉”与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两组诗句押韵相同,诗境相似,可谓相为表里,相映成趣。

顺着国清塘源头,便寻得水源木兰溪,建有木兰陂。清代莆田学者陈池养在《濯缨亭》诗中曰:“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威名区……当时紫阳(朱熹号紫阳)闻风至,尤爱于渊饶理致。况复澜回木兰陂(按:朱熹与家住木兰陂旁的“木兰书堂”主人郑耕老交游甚密,曾造访并游木兰陂),更得影倒壶公翠。扬清激浊留斯亭,不坠书亭嗟飘零。我今千载寻古迹,惟觉天高遥峰青。”

“《观书有感二首》之二中的‘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正是描绘木兰春涨后的景致,木兰溪水漫过木兰陂堤坝,冲走搁浅在泥滩上的大船,涌现‘蒙冲巨舰一毛轻’‘此日中流自在行’的唯美意境。”俞宗建在研究中结合朱熹研究者刘述先的论著总结,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五月,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正月和绍兴三十年(1160年)十月朱熹曾三次拜访李侗,此时他仍处于求学领悟阶段,便作诗《困学》二首,诗中“旧喜安心苦觅新,捐书绝学费追寻。困衡此日安无地,始觉从前枉寸阴”以表达困顿,而到了1161年春,其所做《曾点》《春日》《春日偶作》《观书有感二首》诗中,皆表示其思想开始进入“无边光景一时新”阶段。俞宗建认为:“从史学角度审视完全可说,正是莆田求学之行,使得朱熹如沐春风,困途知返,‘逃禅归儒’,归依正道。”

从各类史料中不难得出,朱熹的思想发展与莆田对他的影响息息相关。而林光朝与红泉学派兴起于二程、朱陆之间,在传播理学上,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林光潮创立“体用为本”的思想,在教学上反对只搞训诂和从事经院烦琐哲学的研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实践是根本,主张按自然的法则去解释现实的社会,同时主张学无止境的求学精神,推动闽中理学的发展。

“东井书堂留古迹,南塘学府育英才”。黄石一带至今流传的这一佳句,是对红泉学派历史地位的真实写照。“城山青,黄石出公卿”,黄石成了当时莆田文化的一个中心。仅宋绍兴二年(1132)至宋绍兴三十年(1160)的29年间,应试士子就多达数万人,登进士第的就有150余人。

一水之流而万脉,一木之茂而千条。钩沉史学则可鉴,当年的红泉学派促进了宋代莆田地方文化的发展,对莆田“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