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师增加思政课的“份量”
http://wmf.fjsen.com 2018-01-23 15:14:18 高胜寒 来源:张家港文明网

大学里,最难讲、最无趣、最容易“混”的是什么课?不要再脱口而出“思政课”了!近年来,上海高校不断探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建立起多圈层同向同行又融会贯通的“大思政”育人同心圆,让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大学教育全方位、全过程,春风化雨,引航成长。(1月10日 《人民日报》)

思政课普遍不被重视,人们对它的心态往往就是“捎带着学习”。在很多老师看来,思政课是强制性任务,只要完成即可;在学生看来,它就是一门靠期末突击背诵就能通过的课程,不必平时耗费时间。于是,思政课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更可悲的是,很多人在大学毕业时,甚至都不记得有这门课程。

功利主义教学和学习是思政课不受重视的原因。因为思政课往往不是学校的重点课程,对就业没有太多的帮助,而高校又往往以提升就业率为重要目标,思政课就会被冷落。学校基本将重要师资配备给重点专业,而且会不惜血本从各地招揽重点专业人才。学生往往通过教师的份量来判断一门课程的重要性,某些学科名师云集,某些学科门庭冷落,师资力量存在严重的“贫富差距”,这让学生得出“思政课不重要”的结论并不意外。

要让名师为思政课添彩。无论在教学的质量上,还是在吸引学生的力度上,名师都是重要的保障。如果说学生也“追星”的话,那么这些名师大概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讲什么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能从名师的课堂上获得学习的乐趣和方法。既然高校要提升思政课的分量,不妨引进名师教学,为思政课配备优秀的老师,以提升课程的人气和魅力。思政课的“颜值”高了、质量好了、名气大了,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重视它。

要改变对思政课的固有偏见。名师永远都是稀缺资源,受“好钢用在刀刃上”思维的影响,学校往往认为名师应该用在重点课程的“刀刃”上。但作为厘正价值观、把准人生航向的思政课,何尝不是“刀刃”呢?在思想多元交锋、社会道德滑坡等复杂现象并存的当今社会,思政课教育是一把校正青年学子思想的尺子。作为教书育人的高校,既要教会学生谋生的手段,又要让学生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

因此,不妨多给思政课配备名师,重塑其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思政课的地位。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