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漳州模式:探索出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http://wmf.fjsen.com 2018-01-15 09:16:46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延展“生态 ”效益

坐落于福建省最大的冲积平原之上,浩荡的九龙江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居福建沿海第一位,山水风光和花果产品极为丰富,从资源禀赋上说,集“水城、绿城、花城、历史文化名城”于一身的漳州可谓得天独厚。

“绿色是漳州最鲜明的发展底色,也是漳州最具优势的城市竞争力。”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说,基于自身实际和错位发展需求,漳州近年来持续致力于探索“生态 ”模式,延展“生态 ”效益。

檀云坤认为,生态是漳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基,因此生态建设绝不只是种种花草树木、治治水和空气这么简单,而是要做好“ ”文章。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施政谋划和治理布局中,推进生态与城建、产业、民生、文化等相结合,促进生态、生产、生活、生意融合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以“生态城建”为例,“五湖四海”中的西湖,原是九龙江边上的滞洪区,属老城区边缘地块,经重新规划后,将建设总面积7380亩的西湖生态园;同时整建制推进2个工业小区105家企业、6个城中村3000多户“腾笼换鸟”,配套建设种类齐全的科教文卫设施。

漳州市芗城区党委副书记张其扬说,西湖片区内土地三分之一做环境;三分之一做公共配套;三分之一出让开发。建成以后将形成可容纳8万人的功能完善的中心城区拓展区,一方面可疏解老城区产业和人口,提升城市承载力,另一方面也避免同城化中的“虹吸”问题,实现均衡发展。

“生态产业”推动了漳州“小散乱”工业的转型升级。南湖片区内的一个地块,俗称“十三厂”,曾经是漳州的老工业基地,实行搬迁改造后,呈现出天蓝水绿、疏林草地的清新风貌。园区内专门保留了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车间、水塔等,这些富有闽南风味的红砖建筑,与周边浓郁的绿色相映成趣,园区成了景区,吸引了甲骨文(漳州)技术人才双创基地等众多企业来此落户。

九十九湾湖片区内的湘桥村,曾经是闻名全国的建筑模板生产基地。湘桥村党支部书记黄志松说,全村曾有100多家小工厂,污染使得这里白天天色和傍晩一样。项目建设后污染产能全部清退,七星池与红砖厝交相辉映的古村味道又回来了,现已成为不少影视剧的外景拍摄地。

“生态文化”让漳州传统的文旅资源焕发了新光彩。芗城区天宝镇的珠里村是文学大师林语堂的故乡,同时也是久负盛名的芝麻香蕉产地。经多年经营,这里形成了一片近万亩的“香蕉海”,当地在香蕉园内架设木栈道,配备旅游设施,又把林语堂先生在台湾阳明山的故居“复制”回来,把以往单一的农产品产地打造成集农业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园区。

农旅结合之路让当地农民获益良多。在林语堂纪念馆附近经营饭店的村民林文成说,5年前饭店只有四间铁皮屋,现在已经改建为可容纳300人同时用餐的四层小洋楼。外地游客越来越多,主打闽南特色菜的饭店常常一桌难求。

漳州城投集团董事长赖绍雄说,“现在我们的生态建设创新路径,在改善环境的同时辅之以合理的片区规划和产业融合,带来了土地溢价、商业集聚等多重效应。生态投资变成了有效投资,生态红利变成了发展引力。”

“生态 ”模式,让漳州市尝到了甜头。连续三年,漳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位居全省首位。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促进了招商引资,据不完全统计,漳州市“五湖四海”项目周边已吸引43个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近70亿元。

中共福建省委文明办主办
东南网承办
文明风网 版权所有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闽新备 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