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与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及英国曼城俱乐部携手,在北京共同开展了一次校园足球学术交流活动。在活动现场,记者采访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主席毛振明教授,他表示,国内校园足球的开展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现象,即“从属于少数学生的校园足球变为所谓的全体性的校园足球”,因为“全体性”其实并不符合实际现状,出现了不少引起争议的现象。(12月18日《中国青年报》)
笔者赞同毛振明教授的说法,校园足球从属于少数学生,变为属于全体学生,确实不符合实际现状。足球作为一项大众运动,很受公众喜欢,也是各地学校十分重视开展的一项体育教育。但在现实中,并非每个学生都适合踢足球,因此,在开展足球教育中,应该对学生分门别类,区别对待。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校园足球在许多学校基本是一种空白,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普遍对足球教育并不重视,相关部门也没有相关要求。而且,不少学校也不具备开展足球教育的条件,导致足球教育在不少学校处于一种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境地。在一些地方和学校,足球教育甚至根本就从未存在过,学校没有足球队,没有足球场,学生也从来没有接触过足球教育,甚至没有接触过足球。这些现象,无疑是一个教育极端。
随着教育等部门对校园足球的重视,很多学校都将足球教育纳入课程,还建设了足球场等设施,配备了教师资源,以满足学校、学生对足球教育的需求。学生对足球教育开始有了接触,热爱足球、争做足球明星,甚至成为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足球教育还逐渐成为不少学校的“全体性”教育行为。这种教育现状,对提升学生的足球技巧、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发现足球苗子、为国家培养足球运动员,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全体性”学足球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带有明显的强制意味,忽视了个体差异,这就陷入到另一种极端。比如,一些学生并不喜欢踢足球,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原因不适合足球运动,一些学生对足球运动只是属于一种爱好,并没有、也不想上升到专业学习的高度。如果不注重这些个体差异,一味开展“全体性”足球教育,无疑是对学生的不尊重,甚至是对部分学生的足球爱好的扼杀,也是不科学的教育行为,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或反感心理,导致失去学习足球的兴趣。
因此,学校在开展足球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实际。对一些热爱足球运动,且身体素质过硬,对足球运动有悟性的学生重点培养和教育;对一些只是爱好足球的学生,点到为止,只需要简单地传授相关的足球知识即可;而对于那些对足球没有兴趣,或由于身体等原因无法经常踢足球的学生,应该给予充分的尊重和宽松的教育,使其自然成长。
体育教育是个十分宽泛的概念,除了足球,还有很多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一些学生不喜欢足球,但并不代表他们不适合篮球、排球或乒乓球。一味重视足球教育,恐怕会导致学生失去选择其他运动项目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因此,当前部分学校应该改变只注重足球教育、忽视其他体育教育的现象,赋予学生充分的运动项目选择权。这才是健康的体育教育理念。
责任编辑:康金山 |